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 欧洲诗人与亚洲诗人 · Global Poets & Artists · European Poets & Asian Poets · October 2022

WeChat Image_20221012220800.jpg

@Published by Global Poets & Artist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Copyright.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2836-1180

Global Poets and Artists Monthly

🟦

参与的文学艺术团体

1 雅典学院—叶如钢翻译平台

2 诗与远方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3 中国外部诗社

4 太阳部落诗人总社

5 今日头条“诗与远方诗社”

                            前言 Preface

本期月刊作品众多、精彩纷呈:

1 八位欧洲诗人的八首新诗,和一篇相关诗评;

2 六位亚洲诗人的五首新诗和两首古典体诗词;

3 诗人艺术家马莉八幅油画:《眼睛也学会了沉默》《这些空荡荡的路过者》《诗意地栖居》《舞绳的女孩》《头戴蝴蝶花饰的南国女子》《风在夜半改变了方向》《安息者问》《从一只手纹开始寻找》;

俄籍华裔诗人、画家伊娃·达·曼德拉格尔三幅彩绘《十二天使系列》(部分)和一幅静物油画;

书法家张站立的四幅书法, 包括一幅隶书, 一幅楷书对联,和二幅草书“草书横幅:临江仙”“草书四条屏:将进酒”,以及夏澍撰写的关于张站立书法艺术的评论。

我特别推荐马莉和伊娃·达·曼德拉格尔的十二幅充满想象、创意、蕴涵和诗意的精美画作。

封面图和目录下面的刊头画是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在几年的积累和发展基础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阶段。我们将继续为广大诗人、艺术家和评论家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平台,为广大读者奉献出色的作品。

      总社长兼总编辑、月刊创办人    叶如钢

divide-new.jpg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欧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邓瑛…………… 月亮之魂

·梦娜…………… 

·穆紫荆……….  成就我余生的太阳

·小宇…………… 同一个中秋

·昔月…………… 心灯

·岩子…………… 告别风景

·杨悦 …………… 回眸2020

·叶建芬………..  唤醒河流

·丁丁…………….. 读叶建芬“唤醒河流”小感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顺序)

亚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田原(日本)  ………….. 盲流

·安琪(北京)  ………….. 北京往南

·李龙炳(成都) …………. 数一数蚂蚁

·廖伟棠(香港) …………. 爱在瘟疫曼延时

·雪野(甘肃) ……………… 

·周郎 (北京) …………… 诗词两首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

·马莉………………………. 油画八幅

·伊娃·达·曼德拉格尔……….. 彩绘画三幅,静物画一幅

·张站立…………….. 隶书、楷书、草书四幅

·夏澍…………………. 温润书如玉,清雅笔凌云—张站立先生书法小赏divide-new.jpg

浜斾簲浠?.gif
divide-new.jpg
娆\u444床鏂?.jpg

月亮之魂

◎Ying Deng _Klein 鄧瑛

时近中秋佳节

关于月亮、月光 月亮之神

有太多太多的

精彩和美丽

而我却深知

秋花美 秋月靓

但是不知从何时说起

将她——

久久地 久久地

视月亮为我心灵深处

不可替代之月亮之魂

哦 我心中月亮之魂

每天都在爬坡地爬上来

我心中的月亮之魂

告别清晨落下去

好像儿时的记忆

长满青藤貌似五彩斑斓

祥云飞起思绪万千宠爱

月亮之魂 那不是亡魂

那有母亲一抹故乡

炊烟袅袅 那里有

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仍是一束束生活的浪花

那是温暖如春

那是高雅圣洁

那是美如嫦娥

那是丽如婵娟

那是床前明月光

她是精神之魂

她是文化之魂

她是洁净而明亮之魂

我的月亮之魂…….

The Soul of the Moon

By Ying Deng _Klein

Tr. Wei Hongxia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oming

This poem is about the moon, the moonlight and the goddess in the moon

There are so many

Wonders and beauties

Yet I know very well

The moon and flowers are most beautiful in autumn

But I don’t know when I’ve begun to

Regard her—

Maybe long, long ago

The moon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As the irreplaceable soul of the moon

Oh, the soul of the moon in my heart

Climbs up every day

The soul of the moon in my heart

Bids farewell to the morning

Just like childhood memories

Are overgrown with green vines, which look colorful

The rising auspicious clouds bring myriads of favours

The soul of the moon is not the ghost

Where we can catch a glimpse of Mother’s homeland

Where the smoke spirals from kitchens, there are

Thoughts that can’t be torn apart

Which are still waves of life

Which are as warm as spring

Which are elegant and holy

Which are as beautiful as Chang’e

Or the goddess in the moon

Which are the moonlight in front of the bed

She is the soul of spirit

She is the soul of culture

She is the clean and bright soul

The soul of my moon …….

【作者简介】Ying Deng _Klein,笔名和曾用名鄧瑛 、櫻子、毛毛。出生成都, 成长哈尔滨、 北京。现居德国。其它的都可以忽略,记住文字就好。

◎梦娜

问能不能?我忽视了一个关键

山雨欲来时  不是风满楼  是无路可走

本来天涯海角  萍水相逢  无需担忧

却在迷茫中堕入一个又一个漩涡  无否

厌厌平生自欺  空对江天凝咽

几时有清月  与谁对酒

突然被泅渡  “无端散出一天愁”

很多浊气已放飞  只留灵魂   无求

我看到贪婪像野草一样生长

掠夺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生命 

摆了龙门阵  又摆八卦神探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   无北斗

【作者简介】 梦娜 (李民鸣), 荷兰《联合时报》专栏作家、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个人诗集及散文、小说文集等。

成就我余生的太阳

◎穆紫荆          

落在何处

你的声音

像太阳的光芒

将我的心照亮

被音质穿透

日子开始

变得轻盈又潮湿

我们

打开炉子

用木头

搭出人字

听火焰哔剥

在彼此的胸前

温暖,呢喃

这时你突然放喉

雄壮的声音

一路昂扬

如情歌,盘旋

直达林的尽头

……

看那

有一个影像

在我们的眼前升起

它不是你

也不是我

而是我们,如鹰展翅

落在了何处啊

你那美妙的声音

它充满了金色的光芒

成就我余生的太阳

绌嗙传鑽?12.jpg

【作者简介】穆紫荆,德国。欧洲华文诗歌会创始人。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终身会员。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庐山陶渊明国际诗社副社长。布拉格文艺书局总编。《欧洲华文文学》主编。著有散文集《又回伊甸》、微短小说集《归梦湖边》、诗集《趟过如火的河流》和《恰如对影》、个人精选集《黄昏香起牵挂来》、中短篇小说集《情事》、长篇小说《活在纳粹之后》和《醉太平》以及评论集《香在手》1-3卷。

同一个中秋……

◎小宇

儿时的中秋

是团圆温馨

佳肴月饼伴香茗

桂花圆子甜糯入心

如今的中秋

眼光不敢在日历上触摸

因为父母到了天家

遥不可及

那叠加母亲生日的喜庆日

骤然充满加倍的遗憾和伤感

不再庆祝

点燃蜡烛

是思念的泪

从望月的双眼

滚落

灏忓畤12.jpg

【作者简介】 小宇,现居德国,为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起在《国际商报》、《新民晚报》、《苏州日报》、《滨海时报》和德国《华商报》、《欧洲新报》等等发表新闻报道,散文,小说等,有多篇文章被大型文学网转载,部分作品收录在书籍《小镇德国》,《选择德国》,《走近德国》,《海外女作家散文集》等。去年起在喜马拉雅开设“小宇在德国”音频节目。

心灯

◎昔月

再精密的显微镜

也测不出人的思想

再明亮的探照灯

也不能为生命续航

佛,之所以度人

因为他的心灯普照四方

神,之所以伟大

因为他的心灯磁场超强

好人,之所以称为好

也因为他们的心灯既暖又旺

快泵满自己的蓄电池吧

一极通向宇宙,一极连着心脏

鏄旀湀.jpg

【个人简介】昔月,旅居德国,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华人诗协会会员,曾任中欧跨文化作协副会长,现为国际华文诗人协会理事,欧洲诗友沙龙总编。大量散文、游记和诗歌散见于国内外众家纸媒、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多次获得全球华人征文大赛奖。著有散文集《两乡情苑》和诗集《昔月短诗选》,首部涉外婚姻集《远嫁欧罗巴》的主编。

告别风景

◎岩子

起风了树叶雪片般摇曳而下

黄艳的白桦

赤铜的橡

绛紫的山毛榉

如花的地毯绵延向远方

还有你的背影

一片树叶——我听见——

咚地一声——跌进寂冷的沟涧

我自是不会去怪怨你

黄昏追踵不回首

山暮莫待落霞晚

更不会出声地流泪

让你察觉在我内心深处的隐痛和忧伤

这红尘间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

爱到地老天荒不过是青葱豆蔻的痴梦

我竭力保持着一副满不在乎的镇静

对河水的速度

不再怀有些微的期许或侥幸

任凭它绿了又蓝

宽了又浅

凝结

终止流动

······

毛蕊花预言,今年

将是一个漫长的严冬

但我并不打算逃往春天

只想守着一盏烛,温暖

或许被你不愿记起的约定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

宀╁瓙.jpg

【作者简介】岩子,本名赵岩。欧洲华文笔会副会长。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专栏作者。上世纪8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译作,90年代留学德国,21世纪走向写作。国内外已出版译著或合集十余部。现居德国。

回眸·2020

◎杨悦

憧憬着春的气息

在寒冷的伏尔塔瓦河畔

等来的却是遥远江城的霹雳

渔人堡的浓雾间 雪雨霏霏

勇敢者化成一颗星星

苍茫大地静默无声

倚窗前 泪水滑过脸庞

何时天青月明 繁花满枝

走过阳春仲夏金秋

却走不出漫漫严冬

鲁尔河的阳光照耀心窝

欧罗巴的微风轻拂脸颊

却无法靠近你啊

摩挲你霜染的发鬓

我们之间 隔着整整一个

2020 渺无边际的怅惘牵挂

片片飘落的黄叶

乘着晶莹的雪花

飞向远方 落入群山的怀抱

静静等待 春水的融化

鏉ㄦ偊111.jpg

【作者简介】杨悦,旅德作家、译者,德国迅马科技公司董事长,《华商报》“悦读德国”专栏栏主,德国逸远慈善与教育基金会理事,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校友会会长。 1990年代与杨武能合译《格林童话全集》(译林出版社),与王荫祺合译《少年维特的烦恼》(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起海外写作发表散文、随笔、诗歌等200余篇,逾百万字。2019年春出版散文集《悦读德国》(四川文艺出版社)。

唤醒河流

◎叶建芬

之一

Besós是离我最近的河流

我常常跨河而过

却很少亲近河流

通往城外的高速凌驾于河流之上

人类这样高傲地驾驭河流

是唤醒?还是催眠?

我常常穿河而过

却无法亲近河流

地铁和火车的轨道从河底穿越

我听不到水流的声音

机械的震颤能唤醒一条河流?

溯河而上

河边长满芦苇、艾草和灰菜

蒲公英开出黄色的小花

或已结成雪白的绒球

跟晨练的人一起沿河奔跑

跟白鹭一起飞翔

唤醒一条沉睡的河流

顺流而下  波光潋滟

鱼类和贝类是否已经苏醒

开始问候人类和天空

在入海口

我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棵水草

就像多年前

扶着儿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

我以一个母亲的姿态

唤醒一条生命的河流

(2022年6月2日于巴塞罗那)

之二

汨罗江离我很远

却常常从字里行间跳出

亲近我

诗人以羸弱的身躯唤醒一条河流

一代君王,一个国度……

从此,有一个节气叫端午

人们划着龙舟寻找诗人

把粽子投入江中

请鱼儿不要吞噬诗人的身躯

诗人以满腹经纶不朽诗篇

唤醒一条河流

唤醒中华文明的脉络

唤醒一片水域,一片人心

(2022年6月3日端午节于巴塞罗那)

鍙跺缓鑺?12.jpg

【作者简介】叶建芬,女,浙江青田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著有诗集《雨季不打伞》,散文集《乡韵欧风》,编著有学生作文集《星星草》。现旅居西班牙巴塞罗那。

读叶建芬“唤醒河流”小感

◎丁丁

一条是最近的河,一条是很远的河,在作者笔下,都需要被唤醒。然而,需要被唤醒的只是河流吗?作者在最后直抒了答案:“诗人以满腹经纶不朽诗篇/唤醒一条河流/唤醒中华文明的脉络/唤醒一片水域,一片人心”。其中可以照见作者的赤诚之心与崇高理想,也是整篇作品的精神所在。

“我以一个母亲的姿态/唤醒一条生命的河流”。也许是有着母亲的姿态,才使得整首诗摈弃所有浓妆艳抹,以母亲的爱与眼光去诠释对世界的一种期冀 —— 唤醒。对于“唤醒”,作者从疑问起始。“人类这样高傲地驾驭河流/是唤醒?还是催眠?”…… “地铁和火车的轨道从河底穿越/我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机械的震颤能唤醒一条河流?” 。后来又换成了肯定的语气 “跟晨练的人一起沿河奔跑/跟白鹭一起飞翔/唤醒一条沉睡的河流”,令作品有了起伏与铺垫。

文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亲切自然,读来仿佛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在谈自己的见闻,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浮夸的描述,有的是陪伴在身边的风景与一颗真诚的诗心。

涓佷竵.jpg

【作者简介】丁丁,居于澳洲,作品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现代文校本教材等。国际美术馆签约艺术家。其英文诗歌与绘画收录于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国际艺术杂志与书籍。著有个人双语诗集。2022年获CCTV成功之路栏目“时代楷模第18届爱心中国最佳原创诗词奖”荣誉称号。

浜氭床new.jpg

盲流

◎田原

至今,这个词

还时常像一道极光

在我的记忆里闪亮

那些年,我很年轻

像一匹健壮的马

被时代看不见的鞭子

赶到了荒原

荒原上除了杂草丛生的野地外

也有几座秃山

它们总是挡住我

远眺的视线

让我的乡愁在荒原上

飘荡。当然

秃山也阻挡着飓风

带给我一种漂泊的安全感

那幢面朝南的

我住过一段时间的屋子

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依旧红砖木窗

孤零零地忍受着风吹雨打

和狼嚎声的恐吓

就是在这座房屋前

我与盲流不期而遇

他来自山东

满脸粗壮的胡须让我辨不出

他的年龄

有一天,我们混熟了

他送我从潜伏着怪物的湖里

捕捞出的老头儿鱼

并小声告诉我

他是一名逃犯

想起他眼神里藏满的恐惧

我就会看到

世界可怕的一面

我不清楚他犯有何罪

几十年过去了

我突然想变成一匹马

去荒原找他

哪怕找到的是

一堆白骨或一座坟墓

鐢板師.jpg

 【诗人简介】田原,旅日诗人、日本文学博士、翻译家,任教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出版有汉语、日语诗集《田原诗选》《梦蛇》《石头的记忆》等10余册。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美国获得过华文、日文诗歌奖。主编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诗选集》(六卷),翻译出版《谷川俊太郎诗歌总集》(22册)等。出版日语文论集《谷川俊太郎论》等。作品被翻译成英、德、西班牙、法、意、土耳其、阿拉伯、芬兰、葡萄牙语等十多种语言,出版有英语、韩语、蒙古语版诗选集。

北京往南

◎安琪

慢慢知道方向,知道北京往南,有山东和福建

铁路时而笔直,时而卷曲

当我的眼睛望向树们逐渐转绿的归宿

北京——福建,究竟要途经多少省市请别让我计算

列车时而卷曲,时而笔直

道旁的山、房屋并未因

新春将至而感盎然

你在车上

手捧回乡的心,并未因

故园将至而感欣悦

当我的眼睛望向空气逐渐湿润的所在

北京——福建

我的喉咙深藏百年而不语。

瀹夌惇.jpg

 【作者简介】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独立或合作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北漂诗篇》《卧夫诗选》。出版有诗集《极地之境》《美学诊所》《万物奔腾》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人间书话》等。现居北京,供职于作家网。

数一数蚂蚁

◎李龙炳

如果我必须低头

我觉得有必要团结几只蚂蚁。

有几只就够了,

它们完全能够理解我的意思。

允许它们爬到我的手上,

在我的手上撒野。

让它们知道这是我的手,

不是上帝的手。

允许它们中的一只,

每天举起我的一部分,从一个国度

跑到另一个国度,

我要送一个脚印给蚂蚁当国都。

让它们拥有苔藓的江山,

一滴露水的月亮。

月光要顺着微观的历史,

重新装修蚂蚁的新房。

蚂蚁在冬天的债务,

将被春风一笔勾销。

几只蚂蚁和我的手,

共用一支黑色的笔。

当蚂蚁跌落在白纸上,

我低头看着它们摔断的细腿,

仿佛它们就要离开我,

仿佛它们就要带我去蚂蚁的乌托邦。

鏉庨緳鐐?.jpg

【作者简介】李龙炳,1969年生于四川成都,客家人。著有诗集《奇迹》《李龙炳的诗》《乌云的乌托邦》。获成都市政府第五届金芙文学奖、第七届四川文学奖、首届中国田园诗歌奖等。现居成都青白江乡下,写诗、酿酒、巡河,偶尔出游。

爱在瘟疫曼延时

◎ 廖伟棠

在茶店

他只是轻轻轻轻触抚

想把一点爱移进皱纹和肉折里

没想到移动了整座岛屿。

其实移动的,是槟榔

回到五十年前少年的初夜

尚未包裹石灰的那颗颤抖喉结;

是黄金回到细腰的后半夜。

蜂群如风起的黄昏,他拍死一只

在茶杯或者歌唇的旁边

暮色就蜚短流长了

他的尾指沾了酸掉的蜜。

现在他隔离在失眠女儿和情人的梦里

我又隔离在他的衰老之中

如一股衰兰

腾云之气

我开门,像叠起一把还淌著水的伞

叠起她,卷入那张停刊的报纸

她消毒过的蒂依然不断开出花骨朵

心形、也冠冕。

寤栦紵妫?.jpg

【作者简介】廖伟棠,诗人、作家、摄影家,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等,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艺术家(文学)。曾出版诗集《八尺雪意》《野蛮夜歌》《春盏》《樱桃与金刚》《后觉书》十余种,散文集《衣锦夜行》《有情枝》,小说集《十八条小巷的战争游戏》,评论集“异托邦指南”系列,摄影集《孤独的中国》《巴黎无题剧照》《寻找仓央嘉措》《微暗行星》等。

◎雪野

散慢、轻浮、多变、任性

落拓不羁、毫无定力,这些词都给你,也似不够写意

梦想风云际会,城头悬挂大王旗

可惜你只配跑龙套,没有王者气

只好漫游长天,信马由缰任飘摇

缠绕山头便派生,烟岚、虹霓、太虚幻境

飘浮湖泊海河,就变幻云锦、霞彩、海市蜃楼

信步天际必演化,烈日、狂飙、魔幻现实

平生无根蒂的命,妄为早已注定

恣肆滥情的赌注,豪掷的岂是运

当你从一滴水气,升上九重天时

可曾否预料到,将为无自律买单

闆噹.jpg

【作者简介】雪野,原名樊晖,文学硕士。祖籍甘肃平凉。甘肃作协会员,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15岁在《甘肃日报》发表处女作《塑造》。已在《诗刊》《星星诗刊》等刊及作家网等发表诗歌、诗论、散文逾5百万字,收入十余种选本。已结集诗集《塑造》《爱,本身并不是一种过错》等多部。

诗词两首

◎周郎

水调歌头·满洲里国门塔

    身在青云上,秋雨霁苍穹。汉关雄峙,猎猎旗展一竿红。北指苏俄木屋,西指外蒙驿路,禹甸正居中。极目牧羊处,水草料丰茸。

    守百载,越五代,栉霜风。恩仇尽泯,车似流水马如龙。疆土久分三国,际遇共融一体,互市榷场通。君看朝霞举,跨界有飞鸿。

五律·对菊

宫垣难折桂,篱下解牢愁。

静悟一丛紫,顿知三径秋。

冷香凝夜露,爽气满西楼。

人淡亦如菊,花前自不羞。

鍛ㄩ儙.jpg

【作者简介】 周清印,笔名周郎,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编辑,上海诗社、淮左诗社、三味诗社首席顾问。北京大学文学专业硕士。著有诗集《江南游子京华客》、《周郎诗三百》及诗剧《白虹贯日》等。创作诗词逾4000首,入选当代诗坛百家文库、中华诗词名家文存等。荣获诗圣杯杜甫诞生1300周年全国诗词大奖赛一等奖,华夏诗词奖一等奖,当代军旅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作协《诗刊》子曰年度青年诗人,第三届海峡两岸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连续多届担任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终审评委。

Arts.jpg

🟦 马莉的八幅油画

M1.jpg

《眼睛也学会了沉默》布面油画 100×100 cm

M2.jpg

《这些空荡荡的路过者》布面油画 100×100 cm

M3.jpg

《诗意地栖居》布面油画 100×100 cm

M4.jpg

《舞绳的女孩》布面油画  85x75cm

M5.jpg

《头戴蝴蝶花饰的南国女子》布面油画  100×100 cm

M6-new.jpg

《风在夜半改变了方向》布面油画  100×100 cm

N6.jpg

《安息者问》布面油画  100×100 cm

N7.jpg

《从一只手纹开始寻找》布面油画  100×100 cm

椹帀1.jpg

【画家简介】马莉,诗人艺术家。生于广东湛江。毕业于中大中文系。出版诗集、散文集、画集18部。诗歌被译介到美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等。曾在今日美术馆、北大图书展览馆、美国圣塔克拉拉会展中心等举办个展、参加多次联展,画作被国内外机构、美术馆及私人收藏。曾获第2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1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中国-星星2018年度诗人奖 、2017“抽象北京”新当代抽象艺术展优秀奖、2018“北京夏季展”优秀奖等。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导师、中国书画院艺术委员。

🟦 伊娃·达·曼德拉格尔画作四幅

yiwa2.jpg

 《十二天使》彩绘之一

yiwa3.jpg

《十二天使》彩绘之二

yiwa10.jpg

《十二天使》彩绘之三

yiwa12.jpg

静物油画

yiwa-new.jpg

【画家简介】伊娃·达·曼德拉戈尔。原名:米尔扎耶娃·萨比娜。俄籍华裔,现居莫斯科,毕业于国立基辅大学国际金融系。获博士学位。出版俄语版诗集《я люблю солнце》,英文诗集《Wood and Snow》。俄语作品发表于“Октябрь”。汉语作品刊发于《诗刊》、《草堂》、《江南诗》,《 十月》,《诗歌月刊》等。有多种画作。

🟦 张站立书法四幅

寮?3.jpg

隶书

妤蜂功瀵硅仈.jpg

楷书对联

鑽変功鍥涙潯灞忥細灏嗚繘閰?.jpg

 草书四条屏:将进酒

鑽変功妯箙锛氫复姹熶粰1.jpg

  草书横幅:临江仙  

寮犵珯绔?1.jpg

【书法家简介】男,1976年生,河南平舆人。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书法教研室主任,书法硕士生导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理事,北京非遗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书协会员。

🟦

温润书如玉,清雅笔凌云

——张站立先生书法小赏

                             夏澍

   张站立先生的书法作品,众所周知,以隶书为最——作品最丰厚,书艺最卓著,特色最鲜明。然而,其楷书、行书、篆书等书体的创作,也都带有其一以贯之的风格,从而形成了其“温润书如玉,清雅笔凌云”的整体风貌。此文以张站立隶书为主要欣赏对象,力求呈现其书法之美,以飨读者。

纵观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创作,可以由三个字加以概括——温、雅、意。

温,是慢条斯理,是张站立先生进行创作时的运笔之势;温,也是敦厚平和,代表着张站立先生书法创作的态度。观张站立先生书法创作,第一感受便是“慢”。一笔一画,横竖撇捺,皆看的到其笔痕出处、伏沿走向。即使是其行草创作,也是如此。这正是张站立先生特别强调的“翰不虚动,下必有由”[1],落笔不虚,下笔要合乎笔法。以张站立先生的隶书名作韩愈《石鼓歌》为例,字字精到,见其字,如见其行笔,通过墨气、笔意,能看出其书写时的“慢条斯理”。“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但看其中一个“久”字,一撇一捺,可看出其运笔与轻重的变化,因其慢笔,把控得力、运笔字如流畅,呈现出一个既端雅又灵动的“久”字。又,董其昌曾语“人但只画有墨气,不知字亦有墨气”,道出了墨法在书写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石鼓歌》中的墨韵与神采,我们不难发现张站立先生在墨法方面的掌控,饱满如指腹者的浓墨与涨墨,疏涩如汀沙者的淡墨与渴墨,恰当好处地匹配,谐调生辉,相得益彰,使得整幅作品既雍雅温润,又浑厚凌云。其它文字的书写,俱是如此。

再看其行草作品《将进酒》,有些笔画连带,肆意挥洒处,似键笔如飞,浮光掠影迅疾而去,但透过其墨痕可见其行笔之稳,运笔之“慢”,如将李白的细腻情思皆呈形于笔墨之端。似有若无的笔意顿挫,将李白豪放洒脱的外衣包裹下的隐曲、暗殇翻录出来,慢得得当,将一代诗仙对酒当歌的豪迈不羁下的失意落寞点到为止。所以,观张站立先生的《将进酒》,有快然自足貌,亦有黯然神伤意。

从另一角度看,“慢”笔恰恰也折射着创作者个人的禀性气质。在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创作中,皆流露着其为人的敦厚平和,具体表现为运笔的法度、结体的谐和、布局的匀称。于笔势之外收敛锋芒,于笔势之内涵虚太清,一如司空图评诗之“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2]之“含蓄”,如“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3]笔墨的浅深、笔画的聚散中,蕴藉着个人的儒雅个性与深厚学养。

而正是因其温笔慢书,所以才形成了张站立先生书法的第二个特征——雅。如果说“温”代表着张站立先生创作的态度和用笔,那么,“雅”便是其书法特色的总括。雅,作为一个审美概念,在中国传统审美情感中具体表现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审美范式体现为作品合乎“度”,进而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中和之美。

如果用另一门艺术来形容张站立先生的书法作品,我想非唐诗莫属。一般而论,唐诗有初、盛、中、晚四个分期,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呈现的便是“盛唐气象”。“盛唐时期的诗歌大都寓功力技巧于自然浑成之中,华美而不浓腻,精丽而不纤巧,雄健而不粗野,细致而不破碎,流利而不浮滑,清新而不僻涩,厚重而不呆板,沉着而不粘滞,兴象超妙,韵律谐和”[4],这段对盛唐时期诗歌进行概述的文字反映的正是一种合乎于“度”,“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5]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6]的恰当之美,节制之美,或言“雅”之美。对盛唐气象的赞誉,用来形容张站立先生的书法也恰如其分。

张站立书法之“雅”的另一个观察维度是结字的“缜密”——“水流花间,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7]笔画的粗细变化、墨色的浓淡疏密、结构的错落勾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因为细节处的“缜密”,才为观赏者营造了整体字感、书感的和谐、融洽之美,流动着雅致的韵律之妙。有作品为证。(图)

用笔之“温”,风格之“雅”皆是形之于外的可视特征,而“意”作为张站立书法的第三个特征,则需要观赏者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加以细细揣摩才能深谙其味。

为张站立先生所钟爱的创作内容有两类,这也是其书法创作的两大主题——养德和怡情。这一方面固然是其个人兴趣品位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其书法家兼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使然。作为书法家,张站立先生恪守“书品即人品”的信条,书正,人正;作为大学书法专业教师,张站立先生一直秉持“书以养德,德以润书”的书写观、教育观,引导学生以德为书写根基,根正、根深则叶茂。所以,纵观其书法作品,如其书作《陋室铭》《师说》“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蕴含君子之风和道德、人格追求的内容占据了其中的大多数。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士子个人情怀的舒展与体现,有着清雅品格、悠闲气质的古诗词成为其创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如《鸟鸣涧》《山居秋暝》《山亭夏日》等作品便是此类内容的佳作。

通晓了作品之内容的选择,再回过头了看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创作,便更容易理解这一“意”的风格特征。意是意味,是笔至意至,是笔断意连,是意溢于笔外。我们可以借助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来观摩张站立先生的书法作品。作为第一重境界的“看山是山”,是我们看作品时,只是在看一横一竖的书写,是物理层面的赏析;“看山不是山”,是观赏者加入个人的主观想象、人生阅历、创作经验等等,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作品,是观赏者与作品之“意”的交互沟通;第三境界,也即最高境界“看山还是山”,是阅尽沧桑,五岳归来后的通透,与作品达到心意相通,心有灵犀的契合。因其之“意”,根据观赏者水平的高低,我们至少可以欣赏到其“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两重境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有“意”,这也是为何我将其列为张站立书法特征的原因。作品之有“意”的前提是作品必须是“活的”,即要有“情”,有流动之态,跃动之姿。这一点在张站立先生的书法作品中肉眼可见。也因此,其作品能够与观赏者达到“意”的交互和契合。

以上三点特征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品格,也铸就了其作品最为核心的价值与独一无二的品质。

拆解开后,我们再总观张站立先生的书法创作,或许更明白司空图评诗之“沉着”——“绿衫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海风碧云,夜渚月明。”[8]之“典雅”——“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9]之“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10]之“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布屟寻幽……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11]

孔子曾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评价《韶》乐是尽善尽美,今我观张站立先生书法亦有此感。温润书如玉,清雅笔凌云。观其书法,想见其为人,一丝古雅又明润,温柔又敦厚的气息迎面扑来。


[1] 孙过庭:《书谱》,《唐孙过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洪亮著,中国书店,2018年,第一版,第24页。

[2]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29页。

[3]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31页。

[4] 杨旭辉:《盛唐诗歌概述》,《唐诗鉴赏大辞典》(杨旭辉主编),中华书局,2011年第一版,第103页。

[5]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一版,第72页。

[6]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一版,第8页。

[7]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31页。

[8]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29-130页。

[9]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30页。

[10]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30页。

[11]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国学备览》(第12卷)(赵敏俐、尹小林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32页。

澶忔爲2.jpg

【作者简介】夏澍,本名董延武,女,生于1988年,山东菏泽人。2014年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现为北京市某中学教师。诗作、诗评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江南》、《红海滩》、《星河》、《江苏作家》等刊物。

divide-new.jpg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总社长兼总编辑:叶如钢(月刊创办人)

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

副总编辑:赵仁方,落月,海洋

欧洲组稿:邓瑛,厉雄,叶如钢

亚洲组稿:彭鸣

观点与才艺组稿:叶如钢,彭鸣

本期编辑:海洋

divide-new.jpg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乃全球独家刊名,本月刊对该刊名独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转发月刊刊载的任何作品都必须有月刊的许可。

divide-new.jpg
WeChat Image_20220921014938.jpg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