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by Global Poets & Artist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Copyright.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2836-1180
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 Global Poets and Artists Monthly 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
全球诗人与艺术家协会
——————————————————————————————————————————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 电影艺术
——————————————————————————————————————————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 电影艺术家米格尔 · 张 Miguel Chang(张宝清)
· 米格尔 · 张电影作品
· 米格尔 · 张照片和自画像
· 电影海报选(米格尔 · 张电影作品)
· 电影《天国王朝》 Kingdom of Heaven 剧照
· 电影《全面回忆》Total Recall 剧照
· 米格尔 · 张,國際知名電影人、攝影師、作家、室內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及畫家 ————西班牙《时尚杂志》采访西班牙华文作家张琴
· 21世纪对时尚的定义——写给家乡《TV文@说》文化栏目 …………… 张琴

观点与才艺 A:叶如钢百科诗派奖证书、评论和作品, 曾建雄油画 (链接)


电影艺术家米格尔 · 张 Miguel Chang(张宝清)
1931年生于南京,西班牙电影摄影师、设计师、建筑师、画家。1960年毕业于西班牙国立电影专校,1965年毕业于马德里电影实验研究院。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台湾大学、台湾新闻学院以及西班牙大学等高等学府和著名博物馆做有关艺术、电影、中国园林、书法等演讲。著有《中国私家园林》、《电影灯光的处理》和《中国艺术》《地中海的曉風殘月》上下部等书籍。
米格尔 · 张电影作品
从1960年代开始,即与斯皮尔伯格、大卫·林奇等诸多国际导演合作,在百余部国际影片中担任摄影指导和艺术指导,兼任布景、陈设、道具设计师,曾参加国际电影设计、制作之影片上百部,其中95%为美国好莱坞和英国巨片,有二十部获奖。
主要电影作品包括:-“北京五十五天FIFTY FIVE DAYS AT PEKING”(1962)
-“罗马帝国覆亡记THE FALL OF ROMAN IMPIRE”(1963)
-“爪哇之东AL ESTE DE JAVA”(1967)
-“牧场决斗DUELO A MUERTE EN OK CORRAL”(1971)
-“四剑客THE FOUR MUSKETEERS”(1973)
-“王子与穷汉CROSSED SWORDS”(1976)
-“水手辛巴德SINBAD,THE SAILOR”(1976)
-“巨人会仗CLASH OF THE TITANS”(1979)
-“红色大革命REDS”(1980)
-“野人柯南CONAN,THE BARBARIAN”(1980—81)
-“沙丘DUNE”(1982—83)
–“大班TAIPAN”(1985)
-“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1987)
-“全面回忆TOTAL RECALL”(1989)(剧照见下面)
-“吉诃德的谋杀者THE MAN WHO KILLED QUIXOTE”(2000)
-“天国王朝THE KINGDOM OF HEAVEN”(2003—24)(剧照见下面)
他的西班牙电影作品包括有:
-“快乐年华EL ANO DE LAS LUCES”(1986)
-“疯猴之梦EL SUENO DEL MONO LOCO”(1988)
-“吉诃德EL QUIJOTE”(1989—90)
-“疯女璜娜JUANA,LA LOCA”(2000—2001)……等等。
此外,1965—67年,在台任职台湾制片厂总技师两年期间,除本位业务外,曾参加“西施”摄制工作,并在“天之娇女”、“桥”、“王宝钏”上下两集等片中任摄影指导。
米格尔 · 张照片和自画像




.
电影海报选(米格尔 · 张电影作品)









.
电影《天国王朝》 Kingdom of Heaven 剧照











.
电影《全面回忆》Total Recall 剧照








——————————————————————————————————————————————
米格尔 · 张 —— 國際知名電影人、攝影師、作家、室內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及畫家
西班牙《时尚杂志》采访西班牙华文作家张琴
西班牙华文作家张琴接受西班牙時尚雜志采访:
西班牙时尚杂志- Cineasta, fotógrafo, escritor, decorador de interiores, arquitecto y pintor de renombre internacional. ¿En qué disciplina se sentía más cómodo?
米格爾擁有國際知名電影人、攝影師、作家、室內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及畫家等多重身份,哪個行業是他最喜愛的呢?
西班牙華文作家張琴:
人文藝術已成爲我們生命中不可分割,以及家庭生活裏最重要部分,每每談起這些,我們興致不減情緒高漲。如果非要在上述中選擇一項他所摯愛的,電影當然是他的首選。
西班牙時尚雜志:
– El reconocido artista, residió en España desde hace más de medio siglo. ¿Qué le gustaba e inspiraba del país?
作為一名備受肯定的藝術家,他在西班牙居住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他最喜歡西班牙的哪些方面,西班牙給了他怎樣的創作靈感?
西班牙華文作家張琴:
斯人已去。這是一個來自靈魂深處的話題,作爲他的妻子也未必能真正知性到他的內心世界全部。根據米格爾生前時常提起初到伊比利亞半島,看到最多最令人陶醉的就是“古羅馬”、“哥德式”、“阿拉伯”的教堂。在這些上千年各色各樣的建築群裏,凝聚、沉澱了多元文化;高迪的建築震撼人心;還有很多古色古香的鄉村,當然還有風情萬縷熱情好客的西班牙民族。受染在一個充滿人文藝術的帝國,無論是塞邁缇斯的《唐吉诃德》,還是畫壇巨匠達利、畢加索、馬蒂斯壹起被認爲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以及米羅、戈雅、埃爾·格列柯不勝枚舉,無疑爲一個自幼就追求藝術的東方學子,在其精神和靈魂世界得以升華留下畢生美好記憶。藝術源自生活,何況行走西班牙各地乃至一個不足百人的小村莊,到處都溢滿著人文藝術“黃金甲”,那心動靈動,精神之亢奮,即使是一塊石頭也會被融化,更何況是一個帶有靈性的生命……
西班牙時尚雜志:
– A partir de la década de los 60, su marido colaboró con directores de cine de talla internacional como Steven Spielberg y David Lynch. ¿Qué le supuso trabajar con renombrados directores? ¿Marcó su manera de ver el cine?
自60年代起,您先生曾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林奇這樣的世界級導演合作過。與這些知名導演的合作對Miguel產生了什麽影響?這些合作是否使他對電影藝術有了更深遠的理解?
西班牙華文作家張琴:
恕我冒昧,在人類所有學科面前,我實在感到汗顔無地自容!由於所出世的時代,所接受的知識層面非常匮乏。所以,不敢在此代表米格爾去面對公衆,談知名導演合作與其藝術電影對他産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頓的這句話已經成為科學史上最膾炙人口的名言。又如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杆原理後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一個真正意義上成功的藝術家,不斷實踐著的其實不過就是這個杠杆原理:想必米格爾出道就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林奇超級導演合作,勢必對他的藝術造詣以及日後電影奠定了紮實的根基。
西班牙時尚雜志:
– En la faceta de escritor, usted fue coautora junto a él, de obras como “Ensayos del Estudio de Qinxin” o el ensayo “La Cultura China en España”. ¿Cómo era trabajar con el genio?
作為作家,他曾經與您合著或翻譯了《琴心散文集》和《中國文化在西班牙》。與他這樣極富天賦的人一起工作是怎樣的感覺?
西班牙華文作家張琴:
《琴心散文集》與《中國文化在西班牙》目前還沒有機會翻譯成西班牙文版本出版。第一部書注重書寫我們離開故國,來到一個自由浪漫充滿藝術王國的國家,她的一切一切無不帶來文化觀念上的沖擊,以至最後達到和諧完美的精神境界所産生的對人類對世界的價值認同。2005年米格爾首部翻譯我的作品《田園牧歌》,曾獲得西班牙作家藝術家協會秘書長DON JOSE 的高度評價,西班牙讀者贊不絕口,似乎看不出竟然出自一個中國人手筆。
無論從學識還是人品上,自從我們與之結合,就視他爲師爲精神之父。是他給我勇氣和膽識讓其不要束胸,女性解放首先從這裏開始(正如封建時期的中國女性裹腳要獨立解放自己先從放腳開始一樣道理)。在我一生如果沒有遇到他,我生命可以說是殘缺的。他的才華爲我取之不盡用之不歇;他的寬容大度使我任性無羁渾然天成;在家裏我們時常爲不同的學術不同的觀念,爭得臉紅耳赤,正因爲這樣,造就我自由自在文學藝術的天空下去翺翔,讓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子進入世界華文作家行列,最終又進入來自世界不同皮膚不同種族的詩人圈內。
西班牙時尚雜志:
– Un libro, una exposición, un trabajo de diseño o una fotografía. ¿Qué obra de su marido le gusta especialmente? ¿Por qué?
您先生的作品中,哪本書、展覽、設計作品或照片是他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嗎?為什麽?
西班牙華文作家張琴:
電影設計應該包括了他早期參與的作品,他對學識和藝術一貫性的執著嚴謹,加之與好萊塢合作的所有國際大片,都是在世界著名導演氂下合作完成的,他除了虔誠不敢有一絲差錯。
建築設計大大小小不計其數。最后的建筑设计,應該歸結在2011年,他終於有了回饋報效祖國的機會,往返中國四次完成了四川邊緣山區古蔺老街的設計。這是一座山清水秀人文曆史豐富的小城,至今還保留著清末時期的老建築,由於城市發展需求,政府希望即能開發又能保留老建築,所以決定以修舊複舊工程完善城市居住環境。在國內朋友的引薦下,米格爾非常榮幸接受到這項設計工作。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他采用電影技術的特殊性,把現代建築改爲古典建築,原有的老建築依然如故,最終我們看到是一幅完美無缺的古老建築群。同時又把古蔺老街臨河新老建築設計,乃至融入了歐式建築。看上去,中西藝術猶如海市蜃樓,宛如一幅西洋油畫。
1994年11月出版的《中國藝術介紹》INTRO DUCCION AL ARTE CHINO 一書,書中反應了中國5000多年來的曆史文化、文字的演變、青銅器的誕生、乃至包括建築、玉器、陶器、木制品(漆器)等等中國古老藝術精品。其封面設計書法都是他的最爱,尤其是《中國藝術介紹》六個紅色的大字,洋洋灑脫大氣不凡,把一個海外遊子對故國深切的感情全部傾注在上……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情結。
其次是我的中西散文《田園牧歌》,這是一本充滿田園景色、鄉土氣息、村俗民風極濃郁的散文集。米格爾的翻譯使得他在書中尋找到曾不能獲得的鄉村生活體驗,也正是通過書中文字,他對我童年時代的了解,看到從那個多變的大環境走來,依舊保留原始性情的我。該書的封面設計,是我們夫婦共同喜愛的,那是米格爾脫離國畫幾十年後,重新複燃的中國繪畫基本功。還有他的書名繁體文字,無不呈現出一個少小離家卻對祖國文化一如既往的遊子情懷!
原文刊于西班牙《時尚雜志》
發表時間:2014年6月20日
——————————————————————————————————————————————
21世纪对时尚的定义
——写给家乡《TV文@说》文化栏目
西班牙 张 琴
古代,最原始的信息传播源自驿站,今天所见欧洲留下不少中古世纪的小广场,其周边建筑群都为骑楼式(等级制下的产物),初衷均是召应居民聚集一起,收听往来信息并获得及时对外传播。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由此发现矿物质摩擦产生电。爱迪生发明灯泡,17世纪到19世纪电力盛世人类民用开始。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此后发射和接收设备便应运而生,并在很短时间里不断改进,达到普及性使用的水平。世界各国一时竞相建设广播电台、生产收音机。随着发射功率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短波频率的使用,使得无线电波越传越远,甚至跨越国界,这样国际广播也就逐渐产生。
1925年10月 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象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
以上这些,不单一是物质需求,更多是人类精神所需之下产生的时尚需求。在其领域里,广播电视乃是人类最实用,亦是与外界沟通互动最需要的!由此,我们对时尚有了新的定位,作为时尚和时代引领者,从事媒体工作的资源(当然包括人),是我们让人类远离了愚昧和浑浊!这份担当和责任艰巨而伟大!
可见,精神心灵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物质……
时尚,则有崇尚,高尚,高品位,独领风骚。时下,时尚已不再是物质上一味地领先摩登,那么肤浅的定义。她似乎成为时代进步,人类最终进入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因为她可以引导并改良人类社会,朝着自由洒脱最完美的生活方式递进。
以陋见写给家乡南阳《TV文@说》文化专栏,并祝福《TV文@说》引领时尚风向!
2017年8月4日
於马德里“琴心苑”

【作家简介】張琴,四川,作家詩人媒體電影人。居住西班牙。出版诗集中西雙語《天籟琴瑟》、《落英滿地我哭了》、《冷雨敲窗》、《西班牙華文詩人詩集彙編》散文集《田園牧歌》《琴心散文集》等十多部著作。世界詩歌大會終身會員,2018年“香港圓桌會議“獎,世界詩歌大會榮譽文學博士。西班牙伊比利亞詩社(終身榮譽社長)、西班牙華文作家協會、國際鄉村詩歌創始人。西班牙作家藝術家協會,海外華文女作家、世界詩歌大會終身會員,世華作家協會會員。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总社长兼总编辑:叶如钢(月刊创始人)
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
副总编辑:落月,刘合军,海洋
本期组稿:叶如钢
本期编辑:海洋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以及《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乃全球独家刊名,本月刊对该刊名独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转发月刊刊载的任何作品都必须有月刊的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