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 亚洲诗人与大洋洲诗人 · Global Poets & Artists Monthly · Asian Poets & Oceanian Poets · September 2022

 @Published by Global Poets & Artist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Copyright.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2836-1180

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 Global Poets and Artists Monthly 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

🟦 参与的文学艺术团体

1.    诗人名典

2.    诗与远方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3.    中国外部诗社

4.    太阳部落诗人总社

5.    今日头条“诗与远方诗社”

6.    雅典学院——叶如钢翻译交流平台

                         前言 Preface

本期月刊内容非常丰富:

诗人、艺术家严力八幅新近的精美画作,匠心独具、意味深远;

亚洲和大洋洲十二位诗人的精彩诗作,和两位诗评人的精辟评论;

月刊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的精辟诗论;

青年评论家敬笃、张省吾、张洁精辟评论诗人宋琳的精彩诗作“夜鹭”。感谢《诗人名典》总策划、总编审草鹤推荐。

秋季到来,今天恰好是中秋节。 我在这里祝各大洲、各国的诗人们、艺术家们、评论家们和广大读者们中秋节快乐!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祝愿大家在各个方面收获丰满。 秋季也是天高鹰翔、大自然万物斑斓多彩的季节,和新气象蓬勃兴起的季节。祝愿各位新作品继续斑斓多彩、气象蓬勃。

             总社长兼总编辑    叶如钢

divding.jpg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亚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李犁 …………… 清 明

·子楚 …………… 简评李犁“清明”

·谷禾 …………… 在松庄村

·周占林 ………… 秋 凉

·周所同 ………… 瞬间事

·张恩浩 ………… 敬畏时间

·黄权衡 ………… 古诗词二首

【大洋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芳竹 …………… 起风了

·哈雷 …………… 天空

·Sunflower ……… 黄昏

·子佩 …………… 简评Sunflower“黄昏”

·萧萧 …………… 在秋天遇到的每个人恰似一棵树

·燕宁enya ………. 我救了一只小蜜蜂

·映霞 ……………. 荣枯的乡恋

·远洋秋枫 ………. 满院月色觅诗情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排序)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第一部分:绘画,诗歌论坛

·严力 …………… 丙烯画八幅

·彭鸣 …………… 诗是人类心灵的吟唱——关于诗的随想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第二部分:诗作评论特辑

本辑诗人 ………… 宋琳

诗歌作品 …………“夜鹭”

评论员 …………… 敬笃,张省吾,张洁

divding.jpg
divding.jpg

             亚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诗评

divding.jpg

 清 明

 ◎李犁

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女孩在墓碑前抽泣

声音淹没在扫墓者的河流里

当赶集一样的人群散去,她还跪在那里

哭声露出来,像柳枝折断处的嫩浆

我感到有一条沟壑在加深

隔阻了车辆和一个母亲回6家的路

我看一眼墓碑上的文字写着:

慈母:某某珍——

生于1970年4月8日

卒于2010年8月28日

大风中她的身影越来越小

像一把刀在石头上磨薄。

作者简介】李犁,本名李玉生,辽宁抚顺人。属牛,性格像牛又像马。1980年开始写作,九十年代中期近乎停笔。2008年重新正式写作,评论多于诗歌。出版诗集《大风》《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文学评论集《烹诗》《拒绝永恒》,诗人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其中诗论集《烹诗》获第三届刘章诗歌奖和第十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另有诗歌与评论获若干奖项。目前职业:评诗、编诗、写诗。

                  简评李犁“清明”

                       ◎子楚

有关清明的场景,无论何处皆是透漏出了更多的清冷和哀伤。作者在扫墓者的人群里关注到的这个女孩,“穿着中学校服,在墓碑前抽泣”。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上中学女孩的无助和悲伤,失去亲人是最痛苦的事,失去母爱更是不幸的,使人在同样的意象中产生和诗人一样的共鸣。 “像柳枝折断处的内浆”同时也传达出了女孩的一种无奈和痛苦,却是生活的残酷事实。“大风中她的身影越来越小,像一把刀在石头上磨薄”。作者这种独特的沉思状结构充满着对女孩的同情和怜惜,诗味也随之而出。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整首诗飘荡着质朴的气息,诗风恰淡又兼具醇厚的品质,令读者受到一种凄凉悲伤情绪的感染。在更深一个层面上,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或者,最终是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象征,也代表一种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感受。在这首诗里尤其如此。在作者对女孩的细腻刻画中,其心灵和景象融合了。

瀛愭small-small.jpg

【作者简介】子楚,河南焦作人。作品散见《文学世界》《中国诗人》《浣花》《流派诗刊》《华中文学》等刊物,有诗歌入选《汉诗三百首》等多种诗歌选本。

在松庄村

◎谷禾

石头也是潮湿的。水从石缝间

汇聚入小溪

滚过河底的乱石,映现头顶的枫香和乌云

更大的寂静,来自石上的青苔

细雨中,绿得盎然

我怀疑它从黑暗中,接通了漫山的云雾和雨水

土屋还是从前的

格栅是,灰尘是,门脸上锈蚀的锁子是

坐在屋檐下的老妇人

用脚丫作画,饮竹叶流下的泉水

我怀疑水中的几尾鱼儿,也来自从前的慢时光

三两只倦鸟,在山风里打盹

夜深后又独自去溪水中洗脸,不小心碰响了

头顶的瓦当,和漩涡里的星星

卧在无名溪上的石桥

从水里,照见了

满头青苔和空洞的心,它更渴望回岸边歇息一会儿

——这时候,我想停下来了

做一块青石

青石上放一篮,溪水洗濯的马兰头

璋风new.jpg

【作者简介】谷禾,本名周连国,1967年生于河南。《十月杂志》编辑。著有诗集《飘雪的阳光》《大海不这么想》《鲜花宁静》《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北运河书》和小说集《爱到尽头》等多种。2021年,荣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

秋 凉

◎周占林

衣服一件件从衣柜里走出来

用一种别致的姿势

在雨中走出一种秋的风景

而淅淅沥沥的秋雨

一点儿也不吝啬

把人们的心情一次次涨到警戒线

地里的庄稼绿得有点儿瘆人

野草的生长却肆无忌惮

我们此时不再关心这个秋天的收获如何

只关心哪个地方又下了暴雨

这一个辛丑之年

生活被一场场暴雨充斥

就连所有的自媒体

都蔓长着不一样的谣言

这个秋

冷得让人心里有些凉

【作者简介】周占林,出生于1964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主编,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集《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周占林诗选》《周占林抒情诗选》《中国诗歌·周占林卷》《盛开》《且歌且行》《世纪之恋》、散文集《弄潮》《重返与超越》等十一部。主编2008年奥组委《2008奥运诗选》。获《芒种》文学年度诗人奖,《中国诗人》年度诗人成就奖,中国长诗奖,郭小川诗歌奖,中国小说学会“当代小说奖”,罗马尼亚授予第五届雅西国际诗歌节“诗歌骑士”荣誉,第二十届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

瞬间事

◎周所同

一个小囡牵一只电动小狗

小狗背上坐着两只卡通小猴

轻微的嘎嘎声

像一群鸭子从湖面上走过

没法比喻又无来由喜欢

我忍不住弯腰摸摸她小脸

她仰头笑了。缺了两颗乳牙一笑

多像小时候我的女儿

恍惚间,疑似女儿喊爸爸

原来是小囡叫了我一声爷爷……

鍛ㄦ墍鍚宯ew.jpg

【作者简介】周所同,笔名老周。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历任山西省忻州地区文化局专业作家,《五台山》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中国作协诗刊社编辑,编审。山西省作协第二届理事。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北方的河流》、《拾穗人》等。诗歌《随意道来》获《诗刊》首届中国新诗大赛金杯奖,《歌从山里来》获首届赵树理文学奖,《北方和它的红高粱》获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首届文学铜牌奖,《土腔土韵自多情》获1991年《诗刊》优秀作品奖。

敬畏时间

◎张恩浩

我无法独立于时间之外,

拒绝污染,艰难,疼痛和寒冷。

我同情那些行走的文字,

它们单薄而忙碌,却要参与

战争,和平,演变,修行,

慈悲或者狰狞,

让幸福更幸,

让疼痛更疼。

我猛然发现,

那个牙齿松动的古老的刽子手,

正在用消毒液清洗血腥,

然后妙手回春,

医治百病。

时间让我如此敬畏,

如端详一尊在尘埃里打坐的挂钟,

心存善念,

波澜不惊。

寮犳仼娴﹏ew.jpg

【作者简介】张恩浩,1966年出生,河北丰润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绿风》诗刊、《延河》、《牡丹》、《江河文学》、《鸭绿江》等发表作品数百篇(首),多次获奖。出版诗集《生活的颜色》。作品入选《新世纪诗选》、《当代诗歌精品赏析》、《中国当代诗人情诗集萃》、《2016年·中国网络诗歌精选》、《2018天天诗历》,《中国百年新诗精选》、《2020中国诗歌年选》、《中国好诗榜》等。

诗词二首

◎黄权衡

 1 题短视频

  荫荫紫玉兰,

  摇曳密楼间。

  为报深情恋,

  花开二度缘。

 (注: 诗友彭鸣来访,在院子里摄影。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院竟然如此漂亮。这紫玉兰在浓绿中花竟然花开二度。题五绝一首以记之)。

  2 虞美人

 當年酒爺能三斗,不落他人後。常常依舊憶餘香,只剩夢中還與友傳觞。

 而今皓首昏花眼,聽雨聽風卷。尋詞覓句意遲遲,舉筆筆停千改仍無詩。

(注:某在信使隊得一混名“酒爺”。故事太長,兹不贅。)

榛勬潈琛ew.png

【作者简历】 黄权衡,生于湖南省常德,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64年进入外交部,被派往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半工半读,高翻。先后在外交部信使队、非洲司、政策研究室服务。在国外工作26年,分别是驻坦桑尼亚和驻肯尼亚大使馆、回归前的香港新华分社(即港澳工委)。担任过翻译、外交信使、三等秘书、副处长、一秘、处长、副局级研究员、参赞、最后在印度孟买任总领事。2002年退休。 现在是中国外交史学会会员;外交部老外交官诗社副社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常德市诗词协会会员。出版诗词集集《漫旅拾翠》。

divding.jpg

           大洋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

divding.jpg

起风了

◎芳竹

我的呼吸是云朵,愿望是歌声

——顾城

突然醒来的夜色 惊慌了神性的花朵

这千军万马的夜被落叶覆盖着

低垂的叹息河流一样浓郁

我和谁的灵魂在此时相逢

蓝色重叠蓝色 红色游离在忧心之外

细小的善良排列这树影和波纹

我常想象 在空地中袅袅生烟的树

鱼儿衔着麦穗游走的样子

那或许是诗人的前世 觉悟和虚幻着

还有什么一漾一漾地生出许多花朵

生出有情有义的人们和疲倦

而诗重来都不是世间的结局

听风声响起 听抵挡不住时间的雨

来来回回 寂静无声的怀念和日子

我掏出月色 凝望这迷失的海面

内心的羽毛一片片湿润起来

如果这是忧伤 就请垂落成行

【作者简介】 芳竹, 新西兰华裔艺术家、诗人,原辽宁台和新西兰中文台主持人,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毕业于新西兰曼奴考理工学院。绘画和诗歌作品获国内国际奖, 收入《中国“她”艺术》、《世界华人经典诗选》等多种画册和诗选。著有诗画集、诗集《时光的锦绣》、《把相思打开》等四部,曾主持“奥克兰灯笼节”、“新西兰读书节”等活动和演出近百场。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大型艺术展,画作被私人藏家和机构收藏,有海外艺术市场拍卖记录。

天空

◎哈雷

鹰隼消失很久了

旋转的山谷和弯曲的河流

寂寞无声。我望天的眼

一刻也没有停止空洞地逡巡

上天冰冷的光

折断后,已经深入

到我的骨节中嘎嘎作响

一片蓝色的毒将我

解救出来

缺少鹰隼的天空

矮了几分

我带着大地的茫然和期待

等着

一只鹰,背着闪电

返回视界

鍝堥浄new.jpg

【作者简介】哈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一个在文字里修行的人,近年居南太平洋一岛屿,被称作反季节诗写者。

黄昏

◎Sunflower

灰色的冬是真的

暴风雨是真的

此刻的温柔也是真的

日光将自己融化

吐露着闪着金色华彩的心绪

透着粉红的云朵和天空都在它的陈述里

若非身在其中,

谁可知这一抹暖色,

仿若这个冷肃的季节里乍现的昙花

给你满目的惊喜与留恋

暮光之城在宁静中晕染着温度

兵荒马乱的昨日以及之前

都隐入万千尘埃,于城中的天涯海角安营

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或许是雨季太长

才会爱上这惊鸿一瞥的暮色

或许世间不动声色的事物太多

才学会了选择性的注意与记忆

暮色再美,终会陷于黑夜

每一日去,不是再见,是永别

每一日来,不是重复,是新生

就如同一场花事

一次生命

以及生命中的每一个转角

sunflower-small.jpg

【作者简介】Sunflower,王宝娟,现居澳洲。喜欢古现代诗词。作品包括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发表于国内各微信平台、散见报刊、杂志,部分作品有在澳大利亚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山东文学纸刊等刊登。中国云天文学社澳洲分社长、总编辑。NZ国学艺术协会澳洲分会会长、编辑。

                 简评Sunflower黄昏

                           ◎子佩

诗人以“黄昏”为题,抒写多个侧面的情感和思绪。从象征到喻指效应来看,可以说这首诗有一定程度的不及物写作特色。诗中描写了黄昏的温暖金色带来的欣喜,又感叹这光色的短暂。“暮色再美,终会陷于黑夜”。这里,诗人的笔调是沉重的,以至于进一步写道“每一日去,不是再见,是永别”。诗中也从灰色的冬日、暴风雨、温柔的阳光和粉色的云朵这第一组意象过渡到第二组意象——黑夜,兵荒马乱,卷土重来,雨季太长,不动声色的事物。诗人的思绪更为深入,也有了更多的悲切。另一方面,诗中充满着对金色华彩、温柔阳光和粉色云朵的渴望和期许。“永别”的伤感之后,诗人立即宣告:“每一日的到来,不是重复,是重生。” 于是诗里的情调在低沉之后复又昂扬。 可以说,诗人在这首诗里表现了生活、现实的曲折,通过语言审美的聚焦,达到心灵的自由,愉悦和解放。

瀛愪僵small.png

【作者简介】子佩,本名周晓雯,女,现居贵州贵阳。作品散见于《流派》《太阳阁》《中国诗歌年选》《天津诗人》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

在秋天遇到的每个人恰似一棵树

        ◎萧萧

路上的行人枝繁叶茂

我与它们一样,躲不过烈焰地拷问

有难以启齿的顽疾

再向前一步就是秋天

每棵梧桐正在逃离霜冻之地

腾空自己,骨肉即将分离

秋风以死相逼

一片片枯叶松开自己

在死亡里获得它想要的远方

在秋天遇到的每个人恰似一棵树

每阵剧痛来自霜叶纷飞

越过歧路,昂首阔步奔赴那道光

钀\u446惂new.jpg

【作者简介】萧萧,70后,湖南衡阳人,现居新西兰。影视制作人、编剧、导演,业余写诗,已出版《让万物穿过我》等5部诗集,偶有电影、纪录片、诗歌获奖。

我救了一只小蜜蜂

◎燕宁enya

躺在洁白的

玫瑰花瓣簇拥的

金黄花蕊间

一只冻僵的蜜蜂  在

霜降的早晨

奄奄一息

企图翻动  他

枕着花蕊的黄白相间的身体

些许细微的生命痕迹

轻缓摘下玫瑰

园丁唯恐惊动冻僵的蜜蜂

移走充当睡床的玫瑰花儿

置冻僵的蜜蜂于暖阳

半个时辰未足

花床空廖——

蜜蜂杳无踪迹  他

飞向了广阔的天地

弱者尤能感受

世间的苦疼——

弱者亦最珍视

雪中送炭——

不计其数的灵肉

受苦的人们

宛似冻僵的蜜蜂

等待急需——

你我伸出援助的手

鍒樼嚂瀹乶ew.jpg

【作者简介】刘燕宁,诗人,中英文电影制片人,新西兰影视协会联合會会长,奥克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在国内外多种报刊发表多部文学作品,著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燕宁的诗》。

荣枯的乡恋

◎映霞

我有无数次的悲哀

也有无数次的幸福

每当忧郁的薄雾降临

我就打开自然新生的光亮——

森林中有一股叮咚的清泉

鸟儿在水边歇着飞翔的翅膀

也许这里还是冬天

但我的影子

已不接受寒夜遗留的幽冥——

世界啊

它仍为我如此𤌴然一笑

如三月初春含苞绽放的早樱

泉水应该知道——

最终我将漂向何方

我的灵魂——

是朝向所有荣枯的乡恋

(写于日本伊豆)

鏄犻湠new.jpg

【作者简介】映霞,澳籍华裔诗人。诗集《就这样静静地生活》和《十八个瞬间和一首思念的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联合出版,诗集《我只想透过你的爱来看世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国际书展首发。三本诗集出版后受到无数读者的喜欢,读者分布世界各地。她的《悉尼封城日记》在疫情时期慰籍了许多人的心灵。

滿院月色觅诗情

◎远洋秋枫

月亮换了新妆

趁山峰树梢睡意朦胧

悄无声息地沿着房檐来到

古老的院落

撒一地酝酿千年的故事

等待知心人解读

我沿着笨拙的思路

在雪白的绸娟上漫步

踩着了桂花的清香

闻到了农家汗水的味道

沿着绸绢经緯的叹息

听到了,缭绕心头的感慨

仰首处,写着悲欢离合的诗句

低眉時,品尝阴睛园缺的滋味

古道骏马疾,新路苍鹰飞

今日中秋可知谁在思念着谁

谁在陪伴着多情人的孤寂

月色的故事

写成千万册典籍

落入大海深不见底

滴入茶杯缭绕成诗句

今夜回到故乡的院落

是一汪欢乐的泪滴

楦抽腐绉嬫灚small.jpg

【作者简介】远洋秋枫,姓名孙连曦,新西兰华文作家協会会员,一个边磨犁铧边耕耘的诗歌播种者。诗文发表在国内外报刊和网络媒体,岀版诗集《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冬岒秀寒松》。作品荣获新西兰淮陰“漂母杯”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诗歌类一等奖,新西兰华文作協首届珂珂文学奖三等奖,2021年世界华人文学总社等联合举办的诗歌大奖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世界诗社签约作家。

divding.jpg

   观点与才艺 第一部分:绘画,诗歌论坛

divding.jpg

严力的八幅丙烯画

涓?3new.jpg

1.

涓?2new.jpg

2.

涓?1new.jpg

3.

涓?4new.jpg

4.

涓?5d.jpg

5.

涓?6d.jpg

6.

涓?7d.jpg

7.

涓?8d.jpg

8.

涓ュ姏small.jpg

【画家简介】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任主编(2000年停刊),2020年6月复刊为一年两期的上、下半年刊。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诗是人类心灵的吟唱

                     ——关于诗的随想

                             ◎彭鸣

1

诗或者称作诗歌,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历史告诉我们她的生命其实应该比文字存在的历史要久远的多。诗脱胎于歌谣,也可以说是伴随人类最久远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说文解字》诠释诗的意思为“志也”,而解释志的意思为“意也”,再查意的解释,为“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说“诗言志”了,可见诗为心之言。我的理解就是诗是心灵的语言,配上清新的音乐,那就是心灵的吟唱!

2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信息量丰富且奥妙无穷,是世界上最擅于表达这种“察言而知意”的语言,因此在歌与乐的基础上,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律诗”、“绝句”、“词牌”等诗的变种和变体。这种变体不仅是字数或者断句的变化,更是一种词藻与工巧、内涵与音韵的变迁,这一现象是世界其他语言所不具备和无与伦比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伟大诗人,更是出现文学史上“唐诗宋词”的独特盛世。

但是,诗经过了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古老的《诗经》到今天的新体白话诗,经历了从纯朴到高雅,又从高雅回到自然的过程。非常有趣的是,虽然现代人读起来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诗经》,其实在当时的年代却是仅仅被润色过的“白话诗”而已,这些过程的变化,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诗的回归,一种人类心灵趋向自然地回归,是中国人心灵的回归。

3

想到心灵,人的心灵是有高低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心境唱诵给我们的东西自然不同。空灵的心境其实充满了睿智,留给我们的似人生罗盘,如老子的《道德经》一部分章节,我一直是把它作为诗词来读来诵,像那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朗朗诵来,似玄似道,但久了则道明理彰,全没有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与新体白话诗比起来,有天壤之别,虽然人们过度关注它的内容和它抒发的内涵,其实他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诗的语言。而它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更是旷古一人,再无来者。

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诗人,在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境界中,或委婉低吟,或悲壮高歌。他们用不同的题材记录下自己的内心和灵魂,用不同的诗句述说自己的快乐、悲愤、期盼或者无奈。像李白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让人们听到看到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浪漫情怀,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呼喊,却是豪迈中释放出来的人生自信。与那些谄媚的诗句比起来,你会感觉境界或者心灵不同的人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诗言志,言的便是自我!或明悟或情愫!

4

新体诗的回归百年,百年回眸,却犹于雾里看花。这一百年,既是中国人最苦难的时间,也是社会变化和变革最迅速的时代,一百年来诗人如鲫!名家辈出,但同样的是,因为这世界变化的太快,在这并不太长的一百年里,虽然初期出现了像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名家名作,但不得不说,在战争的硝烟、动荡的政治和拜金主义思潮的折磨下,时代的变化更多的是扭曲了人们的心灵空间,使那并不宽敞的心灵,充满了过多的苦难、贪婪、肮脏和谄媚,因此,那些能够让人读来启迪心灵的诗或者诗句犹如凤毛麟角。

如果说李白、杜甫、白居易代表着唐诗的最高境界,而代表他们的作品是一本一本的诗集,诗集打开,随手拈来,便是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诗篇。与他们相比,要寻找现在新体白话诗的翘首者,我们却只能可怜的用某某人因某某句诗而得名。新体白话诗要走的路还很长,首先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想怎么写诗,而是先去洗涤自己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灵是干净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是明亮的,那时,看到的世界便会不同。

5

白话诗发展到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叹的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你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去学习古人推敲语言的工巧,这是现代中国诗人的庆幸,但不幸的是在这灯红酒绿、空虚浮躁的社会下,中国虽然依然诗人如过江之鲫,但因为人们的心灵缺少了沉静、纯洁、空灵和感悟,诗歌界就像一片荒芜的山野,只有满地丛生而杂乱的野草,虽然在这片荒芜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丁半点并不艳丽的花朵,但却再也难见大片绚丽的花丛和伟岸的大树。

诗歌既是你心灵自然地吟唱,而写诗也是涤荡心灵杂陈的鸡毛弹,只要你愿意,当你心灵如镜的时刻,才能为这世界留下绝唱——绝妙的吟唱。

你完全想不到,诗还具有伟大的心理医生的作用呢!

褰福newnew.jpg

【作者简介】彭鸣,女,笔名薄荷蓝。现居北京,现为某内参副主编。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百名优秀会员之一。诗歌散见《星星》《诗歌月刊》《创世纪》等刊物,入选各种年度选本。作品多次获奖,被收入馆藏。已出版诗集《木质心事》《东方既白》等三部,与中纪委原工会主席杨五湖先生合著《史鉴全书》。新出版诗集《前世的荷香》新主编《三张机》诗书画集。

divding.jpg

    观点与才艺 第二部分:诗作评论特辑divding.jpg

诗歌作品

夜鹭

◎宋琳

自从几条恶狗咬死了天鹅,

就再也没有候鸟造访过这里。

池塘,藏在哀悼月光之盐的芦苇后面。

蝮蛇盘成一坨粪便,

守候着什么。

直到雨季接近尾声,

茈碧的小圆叶开始变锈。

夜里,我们看见它,

蹲在石头上,驼着背,

像一个穿着破烂蓑衣的渔翁,

长久地盯着水面。

剪刀般的喙磨得铮亮,

膝盖骨弯曲着,

随时准备向上弹跳。

自从第一次邂逅以来,

我们每夜都去潜伏。

屏住呼吸,接近,

仿佛苏珊娜搅乱的两个长老。

那入定的鸟,突然亮起来,

一道寒光刺入水中,

鱼,逮住了,被一口吞下。

涟漪的神经末梢抖颤着

扩散到岸边。

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

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

 评论

                     敬笃读诗

“夜鹭”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现场感)的诗,又是一首极具反思性质的诗,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观看的视角,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思考的向度。然而这里的“鹭”是具有多义性的,是象征主义的“物”。诗人在处理“我们”与“鹭”之间关系的时候,非常谨慎,那刻意制造的紧张氛围,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紧张关系”的真实写照,也彰显了诗人的生态伦理观。无须讳言,宋琳的诗具有着很强的扩张力,他从一个微小的事物着手,扩大语境,使文本的内在承受力进一步增大。诗中的“恶狗”在全诗中起到了勾连的作用,而且“恶狗”的象征意味非常浓,代表着“罪恶”或“罪恶”的实施者。恰是由这种“恶”的行径而引发的我们“渴望”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进入现场的殷切期盼。诗歌批评家陈超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把一首诗写的像‘好诗’,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 宋琳的这首诗写出了时代生存之境和“鹭”的生命活力,基于个体生命与广大生存境遇的关联性考察,从而在复杂的现代社会背景之下,寻找一种恰切而自然的可能性纯粹。

                        张省吾读诗


宋琳用相当挣扎与扭曲的词汇,组合成一曲悲欣交集的长歌。在我看来,这“夜鹭”就是他本人,在一场虚构之境当中茕茕与游弋。当然,宋琳以善于运用意象的方式,为诗歌赋予了相当的张力,或者说是多重奏的情感韵味。如“恶狗”“天鹅”“蝮蛇”“鱼”等,都分别表征了现实社会当中的具体事物。而“夜鹭”作为游离于这些事物当中的一个角色,面对复杂繁冗的现实状况,即置身于目下矛盾与纠结丛生的快节奏社会中,在社会道德体系无法适应于人们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下,宋琳试图以诗歌为载体,找到一个答案,抑或是一个可称之为的心灵栖居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文化与道德并进更新发展时,人们的心灵与思想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宋琳作为一个诗人的提出的现实问题,也是他的担当与责任感的体现。“蝮蛇盘成一坨粪便,/守候着什么。” 守候着什么,是守候着作为一个诗人永远年轻的心与浪漫,还有永不会被消磨的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宋琳自己也如是说:“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

                         张洁读诗


宋琳的诗歌中存在着二元对立,极其强烈的冲击带来心灵的震撼,强调其自身的意识,在诗歌“夜鹭”中借助象征、幻觉等手法,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表达诗人内外的精神世界,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为诗人,宋琳是社会声音的收集者,更是用诗化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自从几条恶狗咬死了天鹅/就再也没有候鸟造访过这里/池塘,藏在哀悼月光之盐的芦苇后面/蝮蛇盘成一坨粪便/守候着什么。”  “恶狗、天鹅、蝮蛇” 等意象与不同众生相照应,反映出我们所处时代心存正义的、恶贯满盈的、躲在幽暗的人,这些社会参与者的同时存在,使得社会变得极为复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主张人类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没有利益的争夺,只有如此,将不会有恶犬与蝮蛇,时代也不会潜藏暗流。

 “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人本就是复杂的动物,面对利益,难免会有不正当想法和竞争,但是,何为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道德感,行不义之举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故此我们要坚守本心,时刻自省,面对利益冲突,谨记圣人之训,做一个心存正义之人,有道德感的人。

  宋琳的“夜鹭”是道德城邦的信使,读来犹如一记喝棒让人自省,在人心不古的如今,缺少这样简短而有力的文字,以此唤醒每个社会参与者内心的良知,唯有如此,人心皆存正义平等。

瀹嬬惓new.jpg

【作者简介】宋琳,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大学执教文学。著有诗集《城市人》(合集)、《门厅》、《断片与骊歌》(中法)、《城墙与落日》(中法)、《雪夜访戴》、《口信》、《宋琳诗选》、《星期天的麻雀》(中英)、《兀鹰飞过城市》等;随笔集《对移动冰川的不断接近》、《俄尔甫斯回头》。曾获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2016年度十大好诗奖、昌耀诗歌奖、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等。

鏁瑑1.jpg

【作者简介】敬笃,哲学硕士,诗人,兼事批评,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探索》(理论版)《文学报》《南方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诗》《延河》《诗潮》《星星》《扬子江诗刊》等报刊,入选诗歌、散文诗年选、获奖若干。参加星星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诗笔会,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现主要专注于诗、散文诗与哲学的研究

寮犵渷鍚?.jpg

【作者简介】张省吾,《诗人名典》执行副主编,诗歌评论员。

寮犳磥new.jpg

【作者简介】张洁,高校文学院在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诗人、青年评论员【诗人名典】特约评论员,有诗文散见于网刊、纸刊。

divding.jpg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总社长兼总编辑:叶如钢  (月刊创办人)

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

副总编辑:赵仁方,落月,海洋

亚洲组稿:彭鸣

大洋洲组稿:青风,叶如钢

观点与才艺组稿:叶如钢

诗评人:子楚,子佩

本期编辑:海洋

divding.jpg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以及《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乃全球独家刊名,本月刊对该刊名独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转发月刊刊载的任何作品都必须有月刊的许可。

divding.jpg

Related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