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by Global Poets & Artist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Copyright.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2836-1180
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 Global Poets and Artists Monthly 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
🟦 参与的文学艺术团体:
1. 诗人名典
2. 雅典学院——叶如钢翻译交流平台
3. 乐诗中西
前言 Preface
本期月刊内容非常丰富:
诗人、艺术家严力八幅新近的精美画作,匠心独具、意味深远;
美洲和欧洲十四位诗人的精彩诗作,和两位诗评人的精辟评论;
月刊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的精辟诗论;
青年评论家敬笃、张省吾、张洁精辟评论诗人宋琳的精彩诗作“夜鹭”。感谢《诗人名典》总策划、总编审草鹤推荐。
秋季到来了。秋季是丰收的季节,祝愿大家在各个方面收获丰满。 秋季也是天高鹰翔、大自然万物斑斓多彩的季节,和新气象蓬勃兴起的季节。祝愿各位新作品继续斑斓多彩、气象蓬勃。
总社长兼总编辑 叶如钢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美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 Don Gutteridge 唐·古特里奇 …………… Emily Brontë 艾米莉·勃朗特
星子安娜 Anna Yin 译
· 洪君植…………… 骨灰
· Maggie 湄伊 …… 海边落日
· 丁丁 ………… 读Maggie湄伊诗歌“海边落日”小感
· 施玮 ………… 那扇门,打开了
· 蔚宇 ………… 戴口罩的天使
· 谢炯 ………… My cat Yellow 我的猫·黄
· 雪迪 ………… 群山之间
· 赵会全 ……… 步韵七律•季夏乡思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排序)
【欧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目录】
· Angel.XJ ………… 生命与死亡|双幕
· 东方卫京 ………… 茶禅一味
· 厉雄 ……………… 入秋时刻
· 伊娃·达·曼德拉戈尔…………… 热带河
· 吴垠………… 飞鸟与残垣
· 子楚 ………… 简评吴垠“飞鸟与残垣”
· 岳群 ………… 离情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排序)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第一部分:绘画,诗歌论坛
· 严力 …………… 丙烯画八幅
· 彭鸣 ……………诗是人类心灵的吟唱——关于诗的随想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第二部分:诗作评论特辑
本辑诗人 ………… 宋琳
诗歌作品 …………“夜鹭”
评论员 …………… 敬笃,张省吾,张洁



美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诗评

Emily Brontë
◎Don Gutteridge
You were a child of the moors,
of the wind-whetted heather —
breathing heath, where Fancy
could dance to its own groomed
tune, and you let it
dream you a wild, wuthering
abode with a master crafted
out of blood and granite,
and characters who quickened first
in those thumb-thick
tomes you and your siblings
drew out of your need to be,
and you never knew the world
would someday succumb
to the timeless truths of that
tubercular-tinged tale,
long after the slow erosion
of your half-lived life.
艾米莉·勃朗特
◎唐·古特里奇
▽ 星子安娜(Anna Yin) 译
你是荒原的,是风
吹拂的石楠—那会呼吸的
石楠的孩子,那儿
幻想可以随着自己编写的
曲调起舞,而你让它
梦想你一座狂野的呼啸山庄,
主人是用血和花岗岩炼成的,
角色们因为你的需要,快速
在你们姐妹们那些拇指厚的
书中勾画成型,
而你从没想到
在你短暂的生命被慢慢
消蚀很久以后,这个世界
有一天会屈服于
那个写有结核病的故事里
展现的永恒的真理。

【作者简介】唐·古特里奇,加拿大作家,出版了40本书,包括小说、诗歌和学术作品。诗集1973年曾入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唐-古特里奇在西安大略大学英语方法系任教多年。现在为退休名誉教授,居住在安大略省的伦敦。
Don Gutteridge is a Canadian author of 40 books: fiction, poetry and scholarly works, one of his poetry book was a finalist for Governor Generals Literary Awards in 1973. He taught at Western Univers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Methods. He is now professor emeritus and lives in London, Ontario.

【译者简介】星子安娜 Anna Yin,加拿大密西沙加市首届桂冠诗人(2015-2017),著四本英文诗集,一本《爱的灯塔双语诗集》以及《镜子与窗户》东西诗翻译集。安娜诗歌获北美多个英文诗歌奖,被加拿大国家电台,诗歌月和全国公交巡展以及学院选用。安娜也多次荣任英文诗集评委,在国际诗歌节表演和讲授诗歌。
骨灰
◎洪君植
妹妹曾说母亲的骨灰
全部撒向故乡的江河
母亲去世的第七年
妹妹从首尔用装戒指的首饰盒
寄来一小块儿未粉碎的骨灰
小小的盒子里
装的是母亲
在书房呆坐13个小时
把那一小块儿未粉碎的骨灰
轻轻含在嘴里
嚼出血来
慢慢吞下去
疯一般大声喊
娘–

【作者简介】洪君植,60后,居纽约。双语诗人、翻译家、出版人。有个人著作70多部。曾获国内外诗歌奖若干,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日语等外语。洪君植是海外最具后现代主义口语诗的代表诗人、北美深具影响力的出版人。首诗读来如邂逅一缕暖暖的晚风,惬意中带着对时光的爱、感悟与念想。
海边落日
◎Maggie湄伊
日头倦了,脸累得红彤彤
大海是温柔的水床
摇两下,便引得那疲惫的孩子一头扎进来
闭上眼睛,还不忘盖上
绚烂的云霞的被
天空仍有余光
海浪也还有浅浅的绯色
天和海都有耐心
他们要慢慢退入黑暗
确保心疼的宝贝
一点点,陷入沉睡
记录这一切的人们喟叹着
结伴离开
这白日尽头的仪式感
让每个人的心,都满得要溢出来
迫不及待想去寻灯光
等夜来,共饮一杯

【作者简介】 Maggie湄伊,七零后,原籍北京,现居温哥华。移居加国之前在国内地产行业任高管,脱离繁忙的工作之后便开始尝试诗歌的创作,作品目前见于刊物,报纸及各网络平台。借文字表达心声,只求有思有趣。
读Maggie湄伊诗歌《海边落日》小感
◎丁丁
“日头倦了,脸累得红彤彤“。一开门,作者便将景物拟人化,而整首诗也将各种物赋以人的基调,有状态、有情绪、有心意。
“大海是温柔的水床…… 还不忘盖上绚烂的云霞的被”。唯美的形容词贯穿其中,使得这份海边落日饱满了起来,并且具有生机。
“天和海都有耐心…… 确保心疼的宝贝/一点点,陷入沉睡”。人与物交融,透露出慈爱的信息,将人性的光辉温柔地嵌入。
“记录这一切的人们喟叹着……等夜来,共饮一杯”。最后一段回归到人本身。心理动态借由之前营造的画面顺水推舟,将平凡日子遐想的仪式感自然而然地、轻轻地带出。
【作者简介】丁丁,诗作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等诗刊和国际媒体平台。著有个人双语诗集。接受过美国杂志《Language Magazine》《VoyageMIA》采访。诗作刊登马来西亚华文教材。国际美术馆签约画家。画作在意大利 (米兰、罗马、威尼斯)、西班牙、摩洛哥等国参加国际艺术展。有作品获国际奖。英文诗歌与绘画收录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国际艺术杂志、书籍,包括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藏书。
那扇门,打开了
◎施玮
春天,伸出嫩芽的手
打开寒冬的门
坚硬的冰层,坚硬的泥土
平常的日子
不知不觉中滴水穿石
女人,抬起低垂的眼
打开囚室的门
宅于孤岛的人,走出来
去扫他人的瓦上霜
奔走呼嚎,让心保持温度
炮火,肆无忌惮地咆哮
炸开仇恨的门
安居乐业的人突然“疯”了
把人和城市都炸成废墟
鸟哀鸣,飞不出地狱
这个清明需要小心翼翼
生死之间,通道畅开着
谁?一不小心哧溜下去
谁?抓住天梯爬了上来
那扇门,打开了——

【作者简介】施玮,诗人、作家、画家。在美国获博士学位,研究旧约文学。国际灵性文学艺术中心主席,曾任《海外校园》主编。八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近五百万字刊发于海内外,出版作品《歌中雅歌》《世家美眷》《红墙白玉兰》《叛教者》《献祭者》等二十部作品。在美国、中国举办多次个人诗画展,创作大型交响合唱《基督颂》等。
戴口罩的天使
◎蔚宇
蓝天不讨厌身边的云。
不管它洁白如雪,
还是黑沉如墨,
都像来去匆匆的过客。
蓝天终会露出她的真容,
是她永存自信的底色。
太阳也不驱赶眼前的云。
任它飘来飘去,
给寂寞的心带来生趣。
雨后的乌云渐渐变稀
过滤着不可直视的阳光
将他幻化成了七彩的虹霓。
而你这花容月貌的女子啊!
为何顾虑一块巴掌大的布缕?
妳的脸喷薄出朝阳般的气息,
妳的眼睛像深邃湛蓝的天际,
怎能被一小片云彩遮蔽?
当可怕的瘟疫终被消灭,
当妳除下那块巴掌大的布缕,
人们将惊讶的目光投向妳,
原来妳美得像云端降下的天使!

【作者简介】蔚宇,夫妻二人略称, 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副秘书长, 视觉中国500摄影师,加拿大摄影师协会会员, 现居加拿大温哥华。诗、词、散文、时事评论散见于《华报》、《华报总汇》和《环球华报》等报刊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网)等平台及网络。曾应邀参加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CCTV全球爱华端午诗会及中秋诗会等演出。
My cat Yellow
◎Joan Xie (谢炯)
When did he disappear
And how is he lost to me
My cat Yellow
forever lurked in the darkest corner of my staircases
His big golden eyes
full of mysterious longing for my new school shoes
Over the eaves
A full-lip chrysanthemum
bright in Shanghai sky
When did he disappear
And how is he lost to me
My cat Yellow
purring on my laps
And showing off his true possession
——my love
Yet one day
he decided to walk out on me
Street stones must be cold to his paws
His wet tail must look like a totem pole
He must be thinking
How to make love eternal
When did he disappear
And how is he lost to me
我的猫·黄
◎谢炯
他何时消失
又如何被我遗忘
我的猫·黄
永远在我黑暗的楼梯角潜伏
那双金黄色的大眼
充满对我新校鞋神秘的欲望
屋檐上
满月如菊
高挂在上海的星空
他何时消失
又如何被我遗忘
我的猫·黄
在我膝盖上撒娇
炫耀他最重要的收获
——我的爱
然而有一天
他打算离开我
街板冰凉
打湿的尾巴高翘如图腾柱
他肯定在想
如何使爱永恒
他何时消失
又如何被我遗忘
2022.7.15

【作者简介】谢炯,美国律师,诗人,诗歌翻译家,出版多部作品,2017年荣获首届德清莫干山国际诗歌节银奖,2020年诗集《黑色賦》荣获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群山之间
◎雪迪
山鹿在低地的绿草里。
鹿角的兰色请求客居人
带着模糊的心愿起身。
四月充满了想入非非的人。
远方,那些切开城市的河流
孤独地一起流动-—
人群跟随人群,消失
在生锈的暴雨中。
旅行者返回。带着当地人
赠送的铁器和盐。
他叙述着像一棵树正在生长。
群鸟飞翔。像遥远的海滩上,一片伞。

【作者简介】雪迪,生于北京,现居于美国。出版诗集《梦呓》《颤栗》《徒步旅行者》《家信:雪迪诗选》,著有诗歌评论集《骰子滚动: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分析与批评》,出版英文和中英文双语诗集9本。作品被译成英、德、法、日本、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文等。
步韵七律•季夏乡思
◎赵会全
浮萍赤子两飘零,人在西洋总似争。
月缺烦蝉诗补缀,山高断雁酒通明。
赊来蒟蒻嫌谁老,种得枇杷懂我倾。
季夏摇风偏借问,思乡旧债可还清。
推荐人:落月

【作者简介】赵会全,业余文学爱好者,热心国粹弘扬人,后学后起之诗词楹联逐梦人。在中国著名网站“联都”做首版及管理员多年,现任该网站主持。目前在美国从事医学工作。闲暇之际,每天出没在自己喜爱的“开心联苑”诗词楹联微信群。诗词楹联乃是本人永远的茶余饭后怡心娱乐之事。

欧洲诗人诗歌与相关评论

生命与死亡 | 双幕
◎Angel.XJ
第一幕:
有些地方,即使精神已死
是为了重生一种否定的真实。
Peng-BANG 清晨五点。机翼轻触最后一颗晨星
飞抵S 星球的那刻,飞行舱里笼罩着一片沉重的、
没有裂缝的寂静。Oliva 把飞行眼镜推向头顶
她看见太阳长出棱角; 听见自己的皮肉在赤红
青黄交织的魔爪下碎裂。飞船撞向秋叶碎裂声。
Oliva 偷笑着提起一团喷香,像乳房般完美的花边
第二幕:
死亡总具有一种神秘性。借生命最后一缕光,
旅人默念:“In magnificentia naturae, resurgit spiritus”
舱门半开着,Sebastian 看见一堵涂成蓝色的墙。
犹如一道忧郁的光符,他大声念出来自S 星球的指令
“所有生命, 构成你所了解的那个世界的人,
没人能为他们签字,就像食人者在文明
社会范围之外,充满着违反常理的情爱。
摇摆与清唱” 生与死
感觉和‘激情’的碰撞。

【作者简介】Angel.XJ,银行与金融学博士、 学者, 双语诗人,双语诗刊 Rainbow Arch Hall《Rainbow Arch乐诗中西》创始人。 中英文诗歌作品曾发表于《星星》《幸存者》《诗刊》RainbowArchHall.com; Hello Poetry Foundation; Poetry Hunter; All Poetry 等中外诗刊。英文诗集 “Muse or Amuse, A Journey to Atomic Adventures” 中文诗集《摇滚学院与科学猫》在Amazon Book 发行。
茶禅一味
◎东方卫京
一缕茶香
从远古飘来
绵绵未断
远古文明的哲思
在历史沉浮中
伴着香茶
翻腾沉淀
博大的中华文化
纳汇百川
玄妙的菩提智慧
与悠长的茶香交织
相爱缠绵
茶禅一味
成就了中土佛学
禅意的深远
想那强盛的大唐
不仅是疆域的广袤
不仅是诗词的璀璨
还让茶中的禅韵
漂洋东渡
在扶桑生根繁衍
和静清寂中的狂心顿歇
一期一会中专注的今天
放下 放松 放空
以茶事为锚
牵引本心
物外超然
不辜负北欧仲夏的清凉
不辜负挪威森林的静安
在喧嚣的尘世中
让乌云密布的内心
腾出晴空一片

【作者简介】东方卫京,挪威籍华人,理工博士,祖籍河南洛阳。就职于一家西方大型跨国能源公司。北欧华人诗社社长,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理事,欧洲华文笔会和欧洲华文诗歌会会员。诗观:不追华丽玄妙,但求言之有物,给人生添些诗的味道。
入秋时刻
◎厉雄
暑气融入,秋意填满黄与渐黄的间隙
我们捧起发烫的生命体
取出形容词,归置在书架上
有些柔软,从指尖的两端滑落
落到院子里的影子
凝视着躯体,从里到外,渐次枯败
好像许多未及证明的证明题
沉甸甸的告别
便与秋风一起瑟瑟,并反复覆盖着身前身后
树枝上等侯的飞鸟,繁星和月光
散发着成熟的香气
我们信手接住光线里的“思念”
胸前的几片鸟鸣
集体失神
那是年前安放肉身和灵魂的村落
尽管我们努力练习了平衡术
尚未确立的世界观,该虚幻的还是虚幻
该告别的依然告别
无非是多望两眼这陈旧的尘世
无非是再按耐一次从胸口跑出来的小鹿

【作者简介】厉雄,祖籍浙江,居马德里。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欧洲会场执行主席。诗歌散见《诗刊》《星星》《人民日报》《扬子江》《诗选刊》《诗潮》《诗歌月刊》《中国企业报》及海外报刊等。诗歌入选各种年刊,著有诗集《归来的雪》。《厉雄诗歌翻译精选》出版中,主编《侨中人文学》《海外文学》。
热带河
◎伊娃·达·曼德拉戈尔
一个人寻找父亲
过了河流,就是偷渡,过了丛林,就是越境
他相信古老的上帝
并且深深相信
凡是寻找灵魂的人会往往失去灵魂
把黄沙磨成粉
粘住天堂的背面跟地狱的正面,这样就
不会出现诋毁这个词
现在我是练着神法
读福音书
一个念头优雅的穿过,含光的露水
微微停顿时间的苦涩

【作者简介】伊娃·达·曼德拉戈尔。原名:米尔扎耶娃·萨比娜。俄籍华裔,现居莫斯科,毕业于国立基辅大学国际金融系。获博士学位。出版俄语版诗集《я люблю солнце》,英文诗集《Wood and Snow》。俄语作品发表于“Октябрь”。汉语作品刊发于《诗刊》、《草堂》、《江南诗》、《 十月》、《诗歌月刊》等。
飞鸟与残垣
◎吴垠
还未来得及 写出一个
比孤独更孤独的词
建造一座
比崩毁更崩毁的神庙
白鸽的翅膀就在断壁上腾空而起
长天,飘去一纸书信
我心里的高山流水
让神明眷顾的以弗所
流下陌生的眼泪
几千年 几万里
悲欢都有相同的模样
时间太快了
快过生命 快过繁华
快过爱与恨,屈辱与荣光
我催促街边小女孩:
“快走吧,去看看前方。”
她不识前后,不懂得过去与未来
她用古希腊人的石块 画着一只像白鸽的飞鸟
她笑着 那么干净的目光
远方,
神一般的亚历山大 在落日中消亡

【作者简介】吴垠,《欧华文学选刊》诗歌主编,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文化比较类读物《总算懂了中国人》。诗歌文章散见《人民日报》《欧洲时报》《国际日报》《华文月刊》《洛阳诗词》等。诗作入选《中国百年诗歌精选》《当代经典诗歌选》《华人文艺家大辞典》。
简评吴垠“飞鸟与残垣”
◎ 子楚
没有什么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飞鸟与残垣从某种意义上化为了艺术的永恒。“我心里的高山流水”,萦绕于心的还是对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思考,随着时间进入诗人的境界之中,自然而不拘格套。“她笑着,那么干净的目光。” 这无声的画面和深情远韵慰藉着作者孤独的心灵。其灵气融入诗文,隐约可见作者的寄托。“远方,神一般的亚力山大,在落日中消亡”。这流露了些许近于顿悟的伤感吧,读来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子楚,河南焦作人。作品散见《文学世界》《中国诗人》《浣花》《流派诗刊》《华中文学》等刊物,有诗歌入选《汉诗三百首》等多种诗歌选本。
离情
◎岳群
我把照壁上挂着的月牙
送给你当行囊
天涯远行
暮色苍苍
一抹月色
可抵千年尘梦
万年乡愁
而月色,
最是清寂而欢
不觉桃红柳绿
但得浩荡婉妙
抵挡那世间寒凉
我把洱海的晨曦
送与你当行囊
浮云袅袅
几人湖上…
我把老院子的一屋子华贵
送给你当行囊
日暮乡关
山高水长
纵是芳华殆尽
也抵不过人去楼空的怅惘
来得去得
自在清欢

【作者简介】岳群 女,云南大理人,白族。2003年毕业于德国柏林科技大学,定居柏林。用文字皈依灵魂,有诗歌散文发表在国内外刊物。用建筑做载体、传承中国文化,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有建筑作品;苍岳别院 、苍岳观海 。热爱音乐 、擅长古琴、经典诗词,自弹唱自唱 代表中国在国际舞台展示。

观点与才艺 第一部分:绘画,诗歌论坛

严力的八幅丙烯画

1.

2.

3.

4.

5.

6.

7.

8.

【画家简介】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任主编(2000年停刊),2020年6月复刊为一年两期的上、下半年刊。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诗是人类心灵的吟唱
——关于诗的随想
◎彭鸣
1
诗或者称作诗歌,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历史告诉我们她的生命其实应该比文字存在的历史要久远的多。诗脱胎于歌谣,也可以说是伴随人类最久远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说文解字》诠释诗的意思为“志也”,而解释志的意思为“意也”,再查意的解释,为“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说“诗言志”了,可见诗为心之言。我的理解就是诗是心灵的语言,配上清新的音乐,那就是心灵的吟唱!
2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信息量丰富且奥妙无穷,是世界上最擅于表达这种“察言而知意”的语言,因此在歌与乐的基础上,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律诗”、“绝句”、“词牌”等诗的变种和变体。这种变体不仅是字数或者断句的变化,更是一种词藻与工巧、内涵与音韵的变迁,这一现象是世界其他语言所不具备和无与伦比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伟大诗人,更是出现文学史上“唐诗宋词”的独特盛世。
但是,诗经过了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古老的《诗经》到今天的新体白话诗,经历了从纯朴到高雅,又从高雅回到自然的过程。非常有趣的是,虽然现代人读起来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诗经》,其实在当时的年代却是仅仅被润色过的“白话诗”而已,这些过程的变化,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诗的回归,一种人类心灵趋向自然地回归,是中国人心灵的回归。
3
想到心灵,人的心灵是有高低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心境唱诵给我们的东西自然不同。空灵的心境其实充满了睿智,留给我们的似人生罗盘,如老子的《道德经》一部分章节,我一直是把它作为诗词来读来诵,像那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朗朗诵来,似玄似道,但久了则道明理彰,全没有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与新体白话诗比起来,有天壤之别,虽然人们过度关注它的内容和它抒发的内涵,其实他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诗的语言。而它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更是旷古一人,再无来者。
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诗人,在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境界中,或委婉低吟,或悲壮高歌。他们用不同的题材记录下自己的内心和灵魂,用不同的诗句述说自己的快乐、悲愤、期盼或者无奈。像李白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让人们听到看到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浪漫情怀,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呼喊,却是豪迈中释放出来的人生自信。与那些谄媚的诗句比起来,你会感觉境界或者心灵不同的人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诗言志,言的便是自我!或明悟或情愫!
4
新体诗的回归百年,百年回眸,却犹于雾里看花。这一百年,既是中国人最苦难的时间,也是社会变化和变革最迅速的时代,一百年来诗人如鲫!名家辈出,但同样的是,因为这世界变化的太快,在这并不太长的一百年里,虽然初期出现了像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名家名作,但不得不说,在战争的硝烟、动荡的政治和拜金主义思潮的折磨下,时代的变化更多的是扭曲了人们的心灵空间,使那并不宽敞的心灵,充满了过多的苦难、贪婪、肮脏和谄媚,因此,那些能够让人读来启迪心灵的诗或者诗句犹如凤毛麟角。
如果说李白、杜甫、白居易代表着唐诗的最高境界,而代表他们的作品是一本一本的诗集,诗集打开,随手拈来,便是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诗篇。与他们相比,要寻找现在新体白话诗的翘首者,我们却只能可怜的用某某人因某某句诗而得名。新体白话诗要走的路还很长,首先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想怎么写诗,而是先去洗涤自己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灵是干净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是明亮的,那时,看到的世界便会不同。
5
白话诗发展到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叹的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你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需要去学习古人推敲语言的工巧,这是现代中国诗人的庆幸,但不幸的是在这灯红酒绿、空虚浮躁的社会下,中国虽然依然诗人如过江之鲫,但因为人们的心灵缺少了沉静、纯洁、空灵和感悟,诗歌界就像一片荒芜的山野,只有满地丛生而杂乱的野草,虽然在这片荒芜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丁半点并不艳丽的花朵,但却再也难见大片绚丽的花丛和伟岸的大树。
诗歌既是你心灵自然地吟唱,而写诗也是涤荡心灵杂陈的鸡毛弹,只要你愿意,当你心灵如镜的时刻,才能为这世界留下绝唱——绝妙的吟唱。
你完全想不到,诗还具有伟大的心理医生的作用呢!

【作者简介】彭鸣,女,笔名薄荷蓝。现居北京,现为某内参副主编。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百名优秀会员之一。诗歌散见《星星》《诗歌月刊》《创世纪》等刊物,入选各种年度选本。作品多次获奖,被收入馆藏。已出版诗集《木质心事》《东方既白》等三部,与中纪委原工会主席杨五湖先生合著《史鉴全书》。新出版诗集《前世的荷香》新主编《三张机》诗书画集。

观点与才艺 第二部分:诗作评论特辑

诗歌作品
夜鹭
◎宋琳
自从几条恶狗咬死了天鹅,
就再也没有候鸟造访过这里。
池塘,藏在哀悼月光之盐的芦苇后面。
蝮蛇盘成一坨粪便,
守候着什么。
直到雨季接近尾声,
茈碧的小圆叶开始变锈。
夜里,我们看见它,
蹲在石头上,驼着背,
像一个穿着破烂蓑衣的渔翁,
长久地盯着水面。
剪刀般的喙磨得铮亮,
膝盖骨弯曲着,
随时准备向上弹跳。
自从第一次邂逅以来,
我们每夜都去潜伏。
屏住呼吸,接近,
仿佛苏珊娜搅乱的两个长老。
那入定的鸟,突然亮起来,
一道寒光刺入水中,
鱼,逮住了,被一口吞下。
涟漪的神经末梢抖颤着
扩散到岸边。
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
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
评论
敬笃读诗
“夜鹭”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现场感)的诗,又是一首极具反思性质的诗,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观看的视角,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思考的向度。然而这里的“鹭”是具有多义性的,是象征主义的“物”。诗人在处理“我们”与“鹭”之间关系的时候,非常谨慎,那刻意制造的紧张氛围,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紧张关系”的真实写照,也彰显了诗人的生态伦理观。无须讳言,宋琳的诗具有着很强的扩张力,他从一个微小的事物着手,扩大语境,使文本的内在承受力进一步增大。诗中的“恶狗”在全诗中起到了勾连的作用,而且“恶狗”的象征意味非常浓,代表着“罪恶”或“罪恶”的实施者。恰是由这种“恶”的行径而引发的我们“渴望”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进入现场的殷切期盼。诗歌批评家陈超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把一首诗写的像‘好诗’,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 宋琳的这首诗写出了时代生存之境和“鹭”的生命活力,基于个体生命与广大生存境遇的关联性考察,从而在复杂的现代社会背景之下,寻找一种恰切而自然的可能性纯粹。
张省吾读诗
宋琳用相当挣扎与扭曲的词汇,组合成一曲悲欣交集的长歌。在我看来,这“夜鹭”就是他本人,在一场虚构之境当中茕茕与游弋。当然,宋琳以善于运用意象的方式,为诗歌赋予了相当的张力,或者说是多重奏的情感韵味。如“恶狗”“天鹅”“蝮蛇”“鱼”等,都分别表征了现实社会当中的具体事物。而“夜鹭”作为游离于这些事物当中的一个角色,面对复杂繁冗的现实状况,即置身于目下矛盾与纠结丛生的快节奏社会中,在社会道德体系无法适应于人们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下,宋琳试图以诗歌为载体,找到一个答案,抑或是一个可称之为的心灵栖居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文化与道德并进更新发展时,人们的心灵与思想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宋琳作为一个诗人的提出的现实问题,也是他的担当与责任感的体现。“蝮蛇盘成一坨粪便,/守候着什么。” 守候着什么,是守候着作为一个诗人永远年轻的心与浪漫,还有永不会被消磨的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宋琳自己也如是说:“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
张洁读诗
宋琳的诗歌中存在着二元对立,极其强烈的冲击带来心灵的震撼,强调其自身的意识,在诗歌“夜鹭”中借助象征、幻觉等手法,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表达诗人内外的精神世界,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为诗人,宋琳是社会声音的收集者,更是用诗化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自从几条恶狗咬死了天鹅/就再也没有候鸟造访过这里/池塘,藏在哀悼月光之盐的芦苇后面/蝮蛇盘成一坨粪便/守候着什么。” “恶狗、天鹅、蝮蛇” 等意象与不同众生相照应,反映出我们所处时代心存正义的、恶贯满盈的、躲在幽暗的人,这些社会参与者的同时存在,使得社会变得极为复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主张人类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没有利益的争夺,只有如此,将不会有恶犬与蝮蛇,时代也不会潜藏暗流。
“只要我们的心跳不失去节奏/它就不会飞起,叫醒恶狗”。人本就是复杂的动物,面对利益,难免会有不正当想法和竞争,但是,何为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道德感,行不义之举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故此我们要坚守本心,时刻自省,面对利益冲突,谨记圣人之训,做一个心存正义之人,有道德感的人。
宋琳的“夜鹭”是道德城邦的信使,读来犹如一记喝棒让人自省,在人心不古的如今,缺少这样简短而有力的文字,以此唤醒每个社会参与者内心的良知,唯有如此,人心皆存正义平等。

【作者简介】宋琳,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大学执教文学。著有诗集《城市人》(合集)、《门厅》、《断片与骊歌》(中法)、《城墙与落日》(中法)、《雪夜访戴》、《口信》、《宋琳诗选》、《星期天的麻雀》(中英)、《兀鹰飞过城市》等;随笔集《对移动冰川的不断接近》、《俄尔甫斯回头》。曾获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奖、《上海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2016年度十大好诗奖、昌耀诗歌奖、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等。

【作者简介】敬笃,哲学硕士,诗人,兼事批评,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探索》(理论版)《文学报》《南方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诗》《延河》《诗潮》《星星》《扬子江诗刊》等报刊,入选诗歌、散文诗年选、获奖若干。参加星星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诗笔会,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现主要专注于诗、散文诗与哲学的研究。

【作者简介】张省吾,《诗人名典》执行副主编,诗歌评论员。

【作者简介】张洁,高校文学院在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诗人、青年评论员【诗人名典】特约评论员,有诗文散见于网刊、纸刊。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总社长兼总编辑:叶如钢(月刊创办人)
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
副总编辑:赵仁方,落月,海洋
美洲组稿:叶如钢
欧洲组稿:Angel.XJ,叶如钢
观点与才艺组稿:叶如钢
诗评人:丁丁,子楚
本期编辑:海洋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以及《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乃全球独家刊名,本月刊对该刊名独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转发月刊刊载的任何作品都必须有月刊的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