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by Global Poets & Artist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Copyright.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2836-1180
全球诗人与艺术家月刊 Global Poets and Artists Monthly 全球诗人和艺术家月刊
参与的文学艺术团体:
雅典学院——叶如钢翻译交流平台
诗与远方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中国外部诗社
太阳部落诗人总社
今日头条“诗与远方诗社”
.
前言 Preface
本期月刊有八位中国诗人和七位美洲诗人的十五首诗, 包括重磅诗人以至于当代诗歌代表性诗人。这些诗题材、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观点与才艺》栏则有以下精彩作品:严力的六幅混合材料画,李志财的六幅书法,武春河的四幅荷花国画,和臧群的五幅油画、一幅碳铅画;唐明关于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焚等话题的评论,周邦华对旅美华侨诗人韩舸友作品的赏析。
眼下中国疫情剧增,令人深为伤感、担忧。在此引述我2020年1月写的一首诗,以表达祈愿和期望:
遥 望 叶如钢 寂静、冷静的西湖 以深度湖水进行一次低度光反射 我以西湖与东湖对位 以白蛇向黄鹤呼唤 以雄黄和酒的火焰向病毒花冠致书 以梅花渲染未来三月底的洁白樱花 以三潭印三镇的浩瀚江月
圣诞节刚过,新年马上就来临。我在此祝各大洲各国的诗人们、艺术家们、评论家们和广大读者们新年快乐! 祝愿大家在2023年各方面收获丰满,祝愿各位新作品继续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祝愿世界和平、发展,祝愿各国百姓健康富足、自在愉快。祝愿并期待正义在每一处战胜、压倒邪恶。祝愿人人都以正义、以德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Bonne année Feliz Ano Novo Buon Anno Feliz año nuevo Ein glückliches neues Jahr С Новым Годом Щасливого Нового року 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 Шинэ оны мэнд хүргэе Gott nytt år Ευτυχισμένο το νέο έτος Šťastný nový rok Hyvää uutta vuotta नववर्ष की शुभकामना سنه جديده سعيده Wilujeng taun énggal Novus annus
总社长兼总编辑、月刊创始人 叶如钢
.

美洲诗人诗歌目录
·叶如钢 ………………. 花冠
·严力 …………………. 温床
·谢炯 …………………. 活着
·苏拉 …………………. 镜中火焰
·林德宪 ………………. 等待
·和平岛 ……………… 一条河流呼之欲出
·陈铭华 ………………. Sensor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逆顺序。上期为正顺序。两洲前后排序也每次轮换)
亚洲诗人诗歌目录
·欧阳江河 ……………… 星期日的钥匙
·向以鲜 ………………… 亲爱的唐·吉诃德骑士
·路 也 …………………… 晚 秋
·张二棍 ………………… 苔 藓
·程立龙 ………………… 秋深如针
·彭 鸣 …………………. 红叶包裹的宿命
·陈建宏 ………………… 风过松针时,是不是一场错误要到来
·涅 槃 ………………….. 秋风之外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 I
·混合材料画六幅 …………… 严力
·书法六幅 ……………………. 李志财
·荷花国画四幅 ……………… 武春河
·油画五幅、碳铅画一幅 …… 臧群
观点与才艺作品目录 II
·论关于世界名著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焚 …………… 唐明
·赏析旅美华侨诗人韩舸友作品之摭谈 …………… 周邦华

.

.

.
🟦 花冠 ◎叶如钢 花冠,你令我,令我的族类九死一生 幸福之后惨痛一生 而你是骄傲的花冠,自然、而又超脱于自然 九度复活,九度染指我明亮的江山 冠状就是王,花可以虚幻 犹如蕨的种子在空中飞扬 犹如钟表的指针挣破历史的蛋壳 面对那些惊人的证据,我们哑口无言 每一次水落石出,出来的是冷却陨石 每一次赌石,切割掉坚硬外皮, 暴露出单色的纯粹 花冠!你令我,令我的族类山穷水尽 面对你竟然又一百次、又一千次明丽 我只能咳血,我只能举起骨头和瓷器作为挺立的树木 但你让我死去多少次,我必然复活多少次 你作为不结果的花冠盛开多少次 我作为不开花的果实结出多少次 每次死亡之前,我含泪凝视这个无比亲切的世界 (写于2020年)

【作者简介】叶如钢,当代诗人,数学家、翻译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终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讲座教授,曾任德国波鸿大学终身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总社长兼总编辑、创办人,《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新语境诗刊》首席顾问,《梦雅诗苑》首席顾问,《诗人名典》顾问、《风吟诗歌》顾问。
🟦 花冠 ◎叶如钢
花冠,你令我,令我的族类九死一生
幸福之后惨痛一生 而你是骄傲的花冠,
自然、而又超脱于自然
九度复活,九度染指我明亮的江山
冠状就是王,花可以虚幻
犹如蕨的种子在空中飞扬
犹如钟表的指针挣破历史的蛋壳
面对那些惊人的证据,我们哑口无言
每一次水落石出,出来的是冷却陨石
每一次赌石,切割掉坚硬外皮, 暴露出单色的纯粹

花冠!你令我,令我的族类山穷水尽
面对你竟然又一百次、又一千次明丽
我只能咳血,我只能举起骨头和瓷器作为挺立的树木
但你让我死去多少次,我必然复活多少次
你作为不结果的花冠盛开多少次
我作为不开花的果实结出多少次
每次死亡之前,我含泪凝视这个无比亲切的世界
(写于2020年)
.
🟦 温床 ◎严力 数码和视频 不断地唤醒我们的神经 指纹与人脸识别 再加上 一连串的DNA鉴定…… 但是 它们能把床叫醒吗 这不是说笑 我的意思是 你能把那张温床 叫醒吗 2022.5.

【作者简介】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任主编(2000年停刊),2020年6月复刊为一年两期的上、下半年刊。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
🟦 活着 ◎谢炯 活着 就得没有明天 就得在火山岩浆床上 等待 被命运卷走 被大地母亲随时收回 To live ◎Joan Xie is to live like no tomorrow On the lava bed Waiting to be swept away by destiny Or taken back by Mother Earth To her womb 2022.7.24

【作者简介】谢炯,美国律师,诗人,诗歌翻译家,出版多部作品,2017年荣获首届德清莫干山国际诗歌节银奖,2020年诗集《黑色賦》荣获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
🟦 镜中火焰 ◎苏拉 两束火焰 维持的夜 一束升起 一束就落下 一滴蜡 在时间里迟疑 当过去开始融解 我们在倒影中 虚幻的月亮 与一道破碎的浪 在泥泞的诺言中 追踪一只受伤狂奔的心 只有深入黑暗 才能拯救火焰 在呐喊的石头里 蚀刻一个新的未来 当盲人跌落悬崖 竟发现自己在天空翱翔 所有水滴都向上飞 那些你渴求的句子 游向你 挣脱梦一样的身体 海面突然的暴雨

【作者简介】苏拉,诗人,现居美国。
.
🟦 等待 ◎林德宪 鹭鶿等待着鱼虾, 烏龟等待着蚊蝇; 蠢男等待着艳遇, 剩女等待着唐僧。 士兵等待着投降, 贪官等待着高升; 孝子等待着啃老, 忠臣等待着驾崩。 你等待着什么? 羊肉串? 在炭火上煎熬: 了断、判决、解脱; 财富、权力、爱憐。 你等待着快递, 拆开是另一个等待; 斩断欲望的爬藤, 敲碎情绪的坚冰。

【作者简介】林德宪,1981年移民美国,1988年任美国浙江总会总顾问,2000年任美国浙江总会主席、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2003年移居洛杉矶,任Golden West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现任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资深荣誉主席、常委,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2019年,在洛杉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征文大赛中,作品荣获散文一等奖。
.
🟦 一条河流呼之欲出 ◎和平岛 时间在背影消逝的地方涌上山坡 一条羊肠小道,不着边际的野蛮,缥缈与沉寂 又被一阵阵熊铃声波敲成碎浪 只有呼吸声连贯并且相互呼应着 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就在于毛细孔,青苔,松针,剑嶡,莓株,老树皮,穴位,呼吸道…… 每一个穿梭变幻的细节里 在山脊与幽谷之间 流淌着的是无尽的岁月,沉淀的沧桑 而身体一步接着一步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氧气和太阳光 整个都要洗涤轻盈透亮成了光人 哦,摄像镜头,你就把我当成一块石头 或者一只南瓜灯好了 遗世孤立,仰望星空,神魂出窍 在宇宙背景辐射图片里 我们在被不断缩小 成了一串秋后的蚂蚱 又被不断夸张和放大 成了北斗七星连耀 多少文明在不断开启与湮灭

【作者简介】和平岛 原名何瑞方,生于1963年12月,浙江庆元县人。北京大学81级。加拿大洛夫诗歌学会副会长,漂木艺术家协会会员,北美华人文学社社长,枫之声传媒社长,创刊于2006年的加拿大华文纸刊《北美枫》主编,《漂木诗刊》常务副主编。现居加拿大维多利亚市,资深软件工程师。
.
🟦 Sensor ◎陈铭华 讓我在前院種幾叢花探四時的消長 讓我在後院蓄一池水測日月的盈虧 讓我在實驗室出盡方法來量度 冷暖、厚薄以及愛恨等等 最後請將我接上高壓電流 裝置在莽莽天地間 俯仰一生

【作者簡介】陳銘華,祖籍廣東番禺,1956年12月生於越南嘉定,1979年9月定居於美國洛杉磯。中學時期開始寫詩,1990年12月偕詩友創辦《新大陸》詩雙月刊,任主編迄今。著有詩集《河傳》、《童話世界》、《春天的遊戲》、《我的複製品》及散文詩集《天梯》、《防腐劑》、《散文詩五論》、《重返地球》等。
.

.
🟦 星期日的钥匙 ◎欧阳江河 钥匙在星期日早上的阳光中晃动。 深夜归来的人回不了自己的家。 钥匙进入锁孔的声音, 不像敲门声 那么遥远,梦中的地址更为可靠。 当我横穿郊外公路, 所有车灯 突然熄灭。在我头上的无限星空里 有人捏住了自行车的刹把。倾斜, 一秒钟的倾斜, 我听到钥匙掉在地上。 许多年前的一串钥匙在阳光中晃动。 我拾起了它,但不知它后面的手 隐匿在何处。星期六之前的所有日子 都上了锁, 我不知道该打开哪一把。 现在是星期日。所有房间 全都秘密地敞开。我扔掉钥匙。 走进任何一间房屋都用不着敲门。 世界如此拥挤,屋里却空无一人。

【作者简介】欧阳江河,诗人、北师大特聘教授,博导。出版中文诗集13本,德语诗集4本,英语诗集2本,法语诗集、阿拉伯语诗集各1本,西班牙语诗集3本。赴全球五十多所大学及文学中心讲学、朗诵。其创作实践深具当代特征,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代表性诗人。
.
🟦 亲爱的唐·吉诃德骑士 ◎向以鲜 亲爱的唐吉诃德骑士 从来没有死,你的邻居 和仆人没有死,拉曼却的 守护神决不会死 那些风车敌人更没有死 见风就长,并且越来越强大 以至于你的骏马和长矛 已显得力不从心 请聚集所有的勇气 倾尽所有的理想和财富 还有什么敌人,比想象的 敌人更值得殊死一搏? 亲爱的唐·吉诃德骑士 永垂不朽的梦幻英雄 你就活在我们的 心跳和恐惧里 2022.5.20.

【作者简介】向以鲜,诗人、随笔作家,四川大学教授。有诗集及著述多种,获诗歌和学术嘉奖多次。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同仁先后创立《红旗》《王朝》《天籁》和《象罔》等民间诗刊。
.
🟦 晚 秋 ◎路也 这晚秋的萧索和淡漠 犹如世态炎凉 河底石头,露出了真相 山林静寂,仅剩溪水的潺潺和落叶的簌簌 一只灰喜鹊的扑楞吓我一跳 偶见一个荷锄老汉独行,身后的小狗 眼神落寞 所有搂抱都松开了 大地的遗言,挂在老柿树上 垄上一排晚栽的高梁 在冷风里放弃了抽穗的打算 秋天的末了,辉煌的尽头 洗劫一空的后院 绝交式的凋零多么宽广 背影越来越远,漂泊已经启程 西北风有必胜的意志 仅剩下几棵白杨,奉献纯金 为整个山野提色,为一个王朝壮行 这晚秋犹如世态炎凉 在山间行走,只要别停,别停下来 悲伤就无法把我压倒

【作者简介】路也,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已出版诗集、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和文学评论集等二十余部。
.
🟦 苔 藓 ◎张二棍 ……最低等的高等 植物。像一句绕口令般的 科学定义,也许只是我们 对苔藓们,自以为是的成见 而世上所有的苔藓,毫不在乎 自己的生命比杂草野木,更低等 或者,略高于斑斓的蘑菇。它们隐身在 一丛丛,自己的复数中 成为,一整片单调而哑默的 斑斑暗绿。多像是,摩肩接踵的 我们,形骨枯槁的我们,拥挤在 城市的累累砖瓦之间……说不定 苔藓们,也有着高等植物 无法理解的欢愉。说不定 生而为人的你我,在一株株低等 植物的眼里,也有着 不可理解的 ——喧嚣的卑微,奔波的苟且

【作者简介】张二棍,1982年生于山西代县。首师大驻校诗人。出版有诗集《搬山寄》《入林记》等,曾获多种文学奖等。
.
🟦 秋深如针 ◎程立龙 秋像一条笔直的路 越走越细 直到细成一根针 穿在天际线上 不缝合被撕破的水面 不缝纫棉袄棉裤 针尖上的冷缝进厚厚的泥土 一针接一针 针太细线太长 偶尔缝缝人间悲喜 2022.10.28

【作者简介】程立龙,笔名草哥,现供职于北京市某机关。三年前开始诗歌创作,收获颇丰,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解放军文艺》《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诗歌月刊》《诗选刊》《草堂》《大河》《作家天地》《绿风》《上海诗人》《天津诗人》《中国汉诗》等刊物,入选2018、2019、2020年度《中国新诗排行榜》,出版诗集《蓝曜》,获“2019年度十佳华语诗集”。
🟦 红叶包裹的宿命 ◎彭鸣 提纯三枚红骨架 被打包好 一个声音说 给她们自由去天空吧 她们可以化成鹰 飞鸟 大雁 有一条绳子 被天空拽紧 另一个声音说 给她们自由去大海吧 她们可以化成红鞋鱼 海五星 美人鱼 有一条长绳 被大海抓牢 大地沉默着 红叶的包裹纠结在小雪的半空 小雪说 算了吧 就化成雪花吧 在有和无 真实和虚空中 寻找属于天意的脉络 灵果 此刻 这个世界一片静谧 崇高的诗意打了一个喷嚏 2022.11.22

【作者简介】彭鸣,女,笔名:薄荷蓝。现居北京,现为某内参副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百名优秀会员之一。诗歌散见《星星》《诗歌月刊》《创世纪》等刊物,入选各种年度选本。作品多次获奖,被收入馆藏。已出版诗集《木质心事》《东方既白》等三部,与中纪委原工会主席杨五湖先生合著《史鉴全书》。新出版诗集《前世的荷香》、最新主编《三张机》创意性诗书画集。
.
🟦 风过松针时,是不是一场错误要到来 ◎陈建宏 那些叶睡着的 它们坠落的时候 也安静的 听不到一丁点声响 那些叶子是母亲 在我儿时所穿的针线 每一针疼痛 每一针星光 风过松叶时 我长大以后的时候 伸出的愿景 化作千手观音 是不是错误要重复 如同雪每次来 照亮内心的冬夜 我看见的泪水 掩埋这些绿色 2022.9.27.

【作者简介】 陈建宏,男,1968年正月生,浙江绍兴市诸暨人,1985年写诗至今,为中国早期口语诗意象诗的践行者,诗现场写作之一。
.
🟦 秋风之外 ◎涅槃 旷野苍远,一只雀鸟飞旋 那棵古树依然生长在阳光里 叶子落了,每一棵虬枝 都像我的筋骨 雀鸟把日子的喜讯放在我的肩头 飞走了。秋风不改冷峻的容颜 匍匐的黄草,不停地 叩拜远方 远方在我的目光之外 那里也有秋风在我的心里刮着 在翻动一本陈年旧书 像诗经 我就站立在静美的月光里 以大地为纸,河水为墨 拽一缕秋风为狼毫,在落叶上书写 每一枚文字都似雪花,飘落

【作者简介】涅槃,原名王士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天津日报》《海河文化》《天津工人报》《天津诗人》《山东诗歌》《速读》《诗歌周刊》等报刊和平台发表。有作品收录于《天津诗人双年选》等选本,多次在诗赛中获奖。诗观:诗是浓缩的生活。
.

.
🟦 严力的六幅混合材料画
.

.




.

.

【画家简介】严力,诗人、艺术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5年留学美国并于1987年在纽约创立“一行”诗刊,任主编(2000年停刊),2020年6月复刊为一年两期的上、下半年刊。2018年出任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同年出任纽约“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
🟦 李志财的六幅书法

.

.


.

.

.

【书画家简介】李志财,著名书画家,亚洲杰出艺术大师。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受著名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和国画大师吴冠中影响,草、楷、行、隶、篆等书法创造和绘画艺术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在书画领域享有重要地位。作品散见于鉴宝、中国书法家、中国美术家、中国艺术名人、当代中国名人名作鉴赏等文化文艺刊物。《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国画《源远流长》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收入书画美术大展作品集。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海内外的书法作品展,享誉华夏大地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担任中国书画界联合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委员会主任、CCTV中华家风百台联播艺术总监、文化部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总顾问等众多社会职务与大学客座教授。
.
🟦 武春河的四幅荷花国画

.



.

【书画家简介】武春河,中国书协四、五届理事,老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会长,原《经济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国书画》杂志名誉社长、专业委员会主任。先后任《辽宁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经济日报》总编辑、社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臧群的五幅油画、一幅碳铅画







【画家简介】臧群,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1990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现任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院外科系及微生物免疫系副教授,业余时间喜欢阅读,码字,绘画,烹饪,及旅行。
.

.
🟦『杂感』论关于世界名著——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焚及保尔-柯察金塑像的推倒与著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形象被羞辱的问题,答友言……
◎唐明
〖引子/笔者按〗写该文的起因,是由于笔者昨夜看到一篇文章,乃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翁塑像被推倒了,并由此而引发了文友凝翠女士的感慨,现附文于下,聊作之引。
“……这事太大了!在阶级立场下,才有意识形态,才说主流思想文化和文明,才有革命群众的文艺‘大众化、科学化、民族化、革命化’。旗帜变了,道路变了,统治阶级和经济人儿啊,不论怎样捯饬吧,伤害的都是这样的文化积淀日久的魂!”
〖正文/笔者回应〗
……是的,说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乃我们这一代人之一生的记忆,这种文学情感不是能由此磨灭的。它给予了我们对生命无限奋斗的勇气与钢铁一般的意志,对革命的追求和最真实的体验,真理永存于肉体之上的刚毅由此及彼而生出的表述,在纯粹革命者当中不断复制着人类在病痛中反抗,并将生命、精神、肉身、思想与自己融为一体。在深刻表达中,不断切入镶嵌生命辉煌的本质与永生的寄托及赋予灵魂的精神支柱,在身处病魔当中,却刻苦追溯、逡巡——生与死的逻辑,在凡是人类所能够克服的思想层面上,给以了高度的概括而存在于整个世界大众当中,使读者顽强汲取它的营养,为文学的绮丽与寄予生命的意义,去攫获发自骨头中的表述力。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此部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既不把生所带來的高傲还给死亡,又非将死变成生的极限,文学高度概括了文字的理念,即一个人当与整个肉体和世界、人类关联,而取得这一切的则是不会改变及悖逆的生命本身,连同对信仰、崇高无比追寻和令人感叹的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和生活挚尊的热爱,将生命当做一部电影篇章用小说去实现它悲剧却欢喜从事的愿景。用一生去完善它的轨迹,使灵与肉充分保持对革命理想的崇拜与敬畏,在真正勇者面前而实践其远大的目标,并碌碌无为一生以奋斗抓住其根本魂魄的可能。鬼才似的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奋斗不需要文字来克服,惟其所能凭意志纯粹而书写精神穹顶之上的讲述,这已足够,并且用一生流星的轨迹刻画质朴的形象,仿佛在天空划过一道灿烂璀璨的光,他完成了自己的宗旨和诺言,并给予了超出自己国度及世界与人类的影响,指引了远在痛疼中的人毅力克尽职守的伟大、竭诚、友善、明心、斗争和爱恋,在一个即将从容赴死的人眼中出类拔萃,而感觉无尚自豪及尊重!
……我虽同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祖国当前的局面,但一码归一码。这样的搞法无疑显然是由于其民族情绪,并因此完全排俄而产生的——对所有曾与俄国前身,即前苏联,有过合作的,譬如像著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他辉煌而深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作品。
同理,这种情绪在中国也有,如:很多人对抗日战争中,“孤岛文学时期的上海”,张爱玲与苏青这两位才女式的作家——突然如文妖升起!似星光耀眼炫目、绚烂瑰玮呈现、乍现,在文学和艺术价值趣向上,与日本人采取了某种令人耻辱的合作立场。其实,当时国民党许多高官、上层及其他代表、区域性领导、情报人员、物资人员、文艺工作者,和一些所谓——唱红白黑脸的,三面角色的作家、画家、艺术家、演员或商人,也或多或少的,与日本人有过合作,均在其中扮演不平凡的角色与行动。当然,如张爱玲嫁汉奸作家,另当别论,可她从某种层面确实促了“上海孤岛的文学建设”,这其中有许多人士和作家评述,亦可见之一斑。
……我同样不否认,奥斯特洛夫斯基祖国方面或与当今许多所谓的——纳粹势力相勾结,在整个民族文化领域和过程上,强烈排斥外来及反文化现象,如: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完全焚毁付之一炬,推倒保尔-诃察金的雕像,把著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形象予以否定并捣毁。用“反一切-制造反一切”的所谓“文学艺术上的犯罪”,但我们同样要理解他们在该国双重人格分裂及根本利益上的问题,在矛盾面前,体现了自私狭隘的表征,这以捣毁形象为标示,泛滥出来的民族感情,凭反整个人类文学艺术的种种举止在世界生发的种种罪行,必须得到有力而彻底的清算……
我强烈反对——这种行为,并持完全谴责与负责任的立场,予以断然而踊跃的反对!惟其不幸,所以抗争,则要有所择定与选择!既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在精神、文学、艺术上的根本财富,那就不能予以——根本彻底的否认!
.

【作者简介】唐明,著名作家、学者、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河南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闻香识玉:中国古代女子闺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版)、《香国纪:中国历代闺阁演变》(人民日报出版社版)等书,长篇小说《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长短诗三千余首,另有《中国兵器史》《中国佛典钩沉》《中西方艺术史鉴》等作品。
.
🟦 乡愁,在异乡里弥漫;情怀,在风浪里抒情
——赏析旅美华侨诗人韩舸友作品之摭谈
◎ 周邦华
早有耳闻韩舸友诗人,读其诗文己是多年了,那是因为他的一篇长文发表在一份刊上,有幸我也有一文也同时登载。以文会友,一次小聚相互认识,确认了这一缘份,我们成为了一见如故的文友;加了微信,经常读到他的诗歌作品,并将这份情缘延续至今。欣赏之余,总有一种欲说不能的感觉,借此表达品鉴之意,安慰自己。粗文大意还请尊学长多有教诲。
在诗歌创作中,韩舸友诗人一直掇笔耕耘,以他充沛的精神,旺盛的活力,执着于诗歌创作的世界;致力于个人的事业追逐和对公益文化的事业发展之中,取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成绩和社会声誉;他追求诗文的唯美主义的风格,以诗语言、情的执着,抒怀澎拜情的情踪,畅想深情大爱,无论是情景交融的乡愁篇章,还是情意深长的爱情篇幅,颇感他哲思敏捷的聪慧、语言逻辑思维的创新能力;读他的诗,令壮志未酬的“乡愁”悠扬至深,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真情实义深切如初,更让人在深沉的遐想中感悟;我们可以在饱含深情、意境深邃的文字中领略,在诗韵吟颂的欣赏之中去体会,感受那诗歌抑扬顿挫的文脉跳动和文釆的飞扬,感悟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的钝锉力。
他血源来自山东,(父辈援建贵州遵义于此)生长于贵州人,出生于遵义,在贵州高原长大,立志高远,涉足于山水之间,闯荡于江湖,当过水手,系桅干于沧海,手握划桨于江河;远走异乡,在海外颠簸,壮志满怀,人生之旅充满豪迈。在他的作品里有大山的呼唤,有高原的呐喊和轻叹,有山风的呼啸与和风细雨恬静的对话。这呼啸是猛虎显示雄性彪悍的怒吼,这呼唤是血肉撕杀与灵魂拼搏的呐喊,这轻叹是生命运动与思想绞力的整顿和“退后一步再向前,更有力的冲刺!”
以爱的温存滋养人性光辉的一生,与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汇聚情景的交融,专注于一个情字的浪漫。作品里的情,不是矫情的故弄,不是炫耀的养眼,而是纯然的人间烟火的炊烟,它既有社会定律的认知,又有自然与人性关联文化的承栽,体现了二为风格。首先,从“乡愁”情缘说起,一解他“情”踪的轨迹和文化的沉淀。
《秋叶上的乡愁》
秋叶的味
我曾经品过很久
滴泪的叶片上
每条筋络都刻满忧愁
思念的痛
被嵌入每一个深秋
数着飘飞的叶
数着无尽的乡愁
年复一年
数去了青春
数来斑白的鬓发挂额头
诗歌创作总是借物抒情,话景写意。这是继承诗圣先贤智慧和文化传统的优秀,顺应诗歌写作中重要手段,具有文化艺术普遍性和共同欣赏性的观点。从《秋叶的味》中,我们欣赏,以季节轮换的“秋叶”为描述的对象,载入“我曾经品过很久/滴泪的叶片上/”的依恋情绪,表达了作者飘泊异乡、浪迹天涯的“乡愁”情怀。“每条筋络都刻满忧愁/思念的痛/”,细致入微物化了秋叶朽化入泥、回归自然,且深深眷恋,虽带着有些伤感的情绪,但是,对“乡愁”的依托主体——中国,仍然报以美好的祈愿;表达了游子思乡“被嵌入每一个深秋/”,拟化的描写以“深秋”为诗意情景为背影,浓浓的秋意被一份深深的爱意倾诉所取代,留下无尽的感怀,寄托着海外游子无限的情愫的深种和托付,进而加重情感的深情变化,以多少思乡之情在故乡的田野上如炊烟袅袅地缭绕;“数着飘飞的叶/数着无尽的乡愁/”,叠加“数着”的诗句加深了“秋叶的味”浓郁和印象,看似简单,却进而递进了“乡愁”情文化的深邃;“年复一年/数去了青春/”更迭的岁月,不在是少年的感叹,年轻模样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俊朗,“数来斑白的鬓发挂额头/”,阐述了生活的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追逐、不断的奋力中“数来”数去的过程,就是在顺应自然法则;正如一个人在不变应万变中,寻求自己的超越,在不动声色,以不变应万变之间造就自我的不凡。这诗表面上看很随意,实质上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国人亘古不变的情结,浅意的表象透视深刻的情感;以“乡愁”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及爱国情怀,具有海外游子的思乡之声的代表性,聚合了民族文化之大爱倾心,理论了友邻之邦之道义和团结、友爱、共享之大义,契合了新时代新中国“一带一路”方略所向披靡的发展理念。
阅读诗歌是文艺的注脚,欣赏是文学的根置,更是文化艺术之树,技繁叶茂的根基。再如《问月》的诗句里描写的情境:“今夜/流浪的人都想回家团圆/”期盼何指“流浪的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回归故里的情节总是在喧闹的“车船码头”、簇拥“回家”的路上,那场景、那声势只有中国独有独享;第一人称的“/我却在荒野/守着您的影子思念”,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守护着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坚守着长城、泰山、黄山的巍峨;因为,炎黄子孙称谓,拥有命运共同的梦想,拥有中国的故事、好声音,都享有民族文化“乡愁”的情结和脉动;/“为什么/看得见这边/却不见山那边的草原/您懂吗/苍茫的大地上/有我深深的思念/”。顺“乡愁”的酬足满怀,随“乡愁”的泥土芬芳,我们随着光阴的变迁,也在寻觅、寻求舒心的释怀。
为什么站在山顶/闻得见桂花的芬芳/却不见海那边迷人的秋色/您可知/彼岸的夜幕下
等我的/也是一轮中秋的月/
为什么/我在寂寞里举杯/您却不来赴约/
难道真的害怕/给我一个月圆之夜/
为什么/大地会分成山川与河流/沙漠与草原/为什么这个世界/留下那样多的离别/每一次别离/总撒满一路惆怅和眷恋/”
不知道有多少个问号在追逐,紧追不舍一个“问月”的标题,带来多重的问询,是诗人在寻求自己的诉求,还是在寻找读者的肯切回应呢?也许作者徘徊在彷徨中,或者作者在寻觅,其实在借用一种方式,以一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在推移“问月”的深度,像是一场情景剧目,给询问增添了文艺剧情的叠加、片段式的增加文化之影响力,增强诗歌情节的纵横表现力,从立意表述上提升了作品可读性,提炼了诗作的“诗在远方”的用意和传递的文化境界。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人善于与询问的方式进行作品内容创作,表现出了诗人学识与阅历,阅读中可见一斑,取优为两大特点,首先抓住表达的主题,通过文化内容延伸性不断挖掘作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以诗歌特殊性进一步增强文学素养内涵的提升;第二,以诗歌特性将读者引入情节,如舞台表演艺术的演绎,潜在的音韵台词朗朗上口将文脉贯穿始终,极大增加了诗歌意境幽深的感染力;第三,诗句的询问不仅增加作者探索作品文化思想的深度,而且将读者的想象力得以极大的丰富和满足,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完美发挥了文化的能动作用。因此,他的作品极具朗诵艺术家和爱好者的的推崇和热爱;作品深情满满常见于舞台上精彩节目的展现,留下文化的韵致和情感的回荡。
本想找一位圣人贤士来参照,近而阐述韩舸友诗人的文化故事激活点,但是,没寻到合适的对象。选择诺布罗茨基诗人的观点评说:“一首诗是作者和读者双边孤独的产物”,其说者有背离乡背景和苦衷,虽然飘泊他乡,他以诗歌作主,以文化意,其作品诗情画意从未离开过对祖国的思念,一片“乡愁”尽情洒脱于生命血脉里,虽有身处异地灵魂被孤寂的凄凉,但不乏生活关爱之敬仰、不乏生命卑微之崇高。他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我明白,拿一个大家来与之比较,并非贴合,但是,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点的挥应,因为他们有吟唱颂歌“乡愁”的共鸣,根源都有共同气息和生命力、其主题也是一致,谨以求得完善表白。也仅供读者参考、学者探讨。
根据作者的背景了解,更便于作品更深入的阅读和品鉴,读韩舸友的诗不经意间、你会感到他的特质、与大家产生的影响关乎,会惊讶的发现,在他的诗意里,不乏孤独的傲气,不乏寂寞的沉淀,不乏孤寂的享受。有些话题,显得平常,却很深沉,虽有不尽言表之意,但真挚的感情至美至善的意境我们能够领略。作者处于和平的时代和平常生活的人们之间,常常把自己放置在孤寂之中,如薪尽火传的星星之火,仿佛与世间拉开了距离,或许被隔离,让蛰伏的心灵处于寂廖的熄灭之中,期待一阵狂风吹来火势的爆燃,从而获得自己与生命,存在与价值的等同,或许诗人都存在诗意“双边孤独的产物”认知,或者就是诗人与读者之间照亮灵魂的灯火;或许是孤独与无奈之间撕杀的呐喊吧。“乡愁”在秋风里吟唱生命的颂歌,折射的“孤独”和寂廖啼唱着灵魂的歌谣,流水般的琮琤、皓月般幽谧的诗句将“乡愁”与“问月”作语,“为什么这个世界/那样多的离别/每一次别离/总撒满一路惆怅和眷恋/”。生命的缱绻,缠绵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精神世界的昂首。如,一技寒梅傲雪怒放,一棵松柏凛然凌风。
关乎“乡愁”毫无疑问是他诗歌创作的亮点,这以众多的描述有许多同根同源的血统。我欣赏古往今来,文化先者们的蕴善至美精致的提炼、经典的阐释:乡愁是李白诗中的床前明月,乡愁是鲁迅笔下《故乡》的泥土情怀,乡愁是余光中笔下的海峡邮路,乡愁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一人啊,只要心系故乡、情归家园、关注乡村、眷恋自然,便会乡情满满,乡愁漫漫;关乎乡愁,我更认定自己的那一份珍重,更理解自己的一份从容的淡定,从品鉴乡愁里感受那一种至以血肉为情感的纽带、至生命与灵魂为情深的那一份胸襟和至尚的高度;乡愁是民族风骨中铭刻的符号,深入骨髓彰显着大爱的家国情怀、置根生命之源永不舍弃灵魂的陪伴;我不想用更多的溢美之词定义我的人生,但我更认定喜欢“乡愁”是普通老百姓平常一杯自酿的浊酒、是一壶飘香四溢的清茗。
回想伟人的诗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对舸友的名字有了新的认识。对“舸”的漂泊、“舸”的多情有了更多的感觉,特别是在他畅怀的爱情诗里,荡漾着柔情的动人、涟漪着浪漫的气息、弥漫着迷人的色彩,且看诗作《致爱人》
为什么眼前
总是你娇媚的身影
即便是任性
也能带给我无限的温馨
我想逃避
却躲不开你的红唇
那是怎样的诱惑
让我醉倒
你用温柔编织的梦境
我伫立岸边问月
您隐藏的一半阴影里
可有我深爱的女人
我想借烛光寻觅
哪怕只是她模糊的背影
也许 思念是太平洋涌动的浪花
也许 思念是同一个月亮
倾洒在不同角落的光影
而我
仿佛暴风雨中的孤雁
对你的思念
是历经磨难而不死的灵魂
试问的句式又敲响了诗韵的回声,多情的影子又出现在“同一个月亮”皎洁的月光下,让“为什么眼前/总是你娇媚的身影/即便是任性/”,予情到深处的人为之癫狂、让伊人动容欲罢不能;“也能带给我无限的温馨/我想逃避/却躲不开你的红唇/”让爱情之火通透火红的忠贞,锤炼滚烫的的誓言,让敞开的心扉奔赴爱的怀抱,“那是怎样的诱惑/让我醉倒/你用温柔编织的梦境/”与心想事成的唯美意境,在诗话的描笔里“用温柔编织的梦境”去攀爬幸福的彼岸。试想“我伫立岸边问月/”,以一个水手的身份,站在异乡的海岸线上,满怀深情眺望远方“致爱人”的具向表达,或许是致以东方太阳升起来的地方,从广意上的大爱所指,对亲人、对故乡、对国家的惦记和想念注入隐语;则在“您隐藏的一半阴影里/可有我深爱的女人/我想借烛光寻觅/哪怕只是她模糊的背影/”,仿佛孤独身影在无情的海风中抖弄着忧伤的衣襟,显得格外的孤单寂寞,这里并非倾吐迷茫情绪的哀怨,而是在诗意的世界里感受心灵挣扎与洗礼,不屈于命运的安排,在抗争中表现顽强的个性;“仿佛暴风雨中的孤雁/对你的思念/”,这既是对爱人直白,又是对大爱之心的旁白解答,表现了一个人,特别是男人,虽有痛楚却不悲哀的坚韧意志和刚强的个性。这或许是女人特别在意的、崇拜的形象;这“是历经磨难而不死的灵魂/”“致爱人”的至尚注脚,表现了一个人,特别是男人的成熟魅力享有;由里至外纵情于声色俱存之中,韩舸友的诗友评论:诗风格浪漫多情、寓意深邃,一笔一划都能使人融入夢境、植入诗意,一句一行都隐藏着浪漫潜台词和爱情的故事。所以他在海外诗界被称之为“情诗王子” ;更有优雅的伊人所赐生动的评介:这是女人特别在意的表象,更是全心励志展现人物内在人格的魅力所在。
关于情诗有世间有太多的经典和绝唱,我只想借用,让我仰视的全国著名诗人,李发模老师一首,以浪漫主义情怀的精典诗歌为倾慕,以《似海深情》所吟曰:分别的时候/你用嘴流泪/用眼睛喊人/无声的声音的声音汇成动地的潮汐/至今仍在我耳里涌/拍响在梦的海岸,/似海深情,原是/亿吨的泪,千磅的狂风骤雨/汇成/ 谁能在爱情面前如此,谁能在“乡愁”情绪中如此,谁能在心连心,血与肉的感同深受?谁能在情的深处“……/似海深情,原是/亿吨的泪,千磅的狂风骤雨/汇成/”如此呤唱,我想只有诗人李发模,只有诗和远方! “乡愁”烟火飘逸,彰显社稷之道义和担当,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包含海外游子之心于人间,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将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写在脸颊,传递着神州大地的气宇轩昂。
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在社会激荡,风火硝烟,在悲欢离合中孕育,在凤凰涅槃中诞生。舸友诗人以他满怀的浓情释然了他人生的态度,在坚持做好自己的同时,团结广大海外游子,于抒写情怀和昂扬爱国的热望为主线,组建了外域“美洲之声”等网络文化平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无论何时,心中紧贴母爱情义,以爱国之心予以赞美。显示了一个国人“欲与苍穹试比高”的致远雄心。诗人以红色飘带为舞动,领衔华侨社团,积极传播传统文化优秀,倡导现代文化的先进理念,以文化为纽带,以传送文脉为主方向,传达团结、友谊、和平之声,呼唤人间之大爱目标,进一步将东方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弘扬四海,正如他常说:祈愿获得更大的人文尊重和公众认知,不断提升新中国在世界崛起的形象。
舸友先生以“乡愁”为线的诗寓意饱满,情踪深刻,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充分表现一个海外游子“乡愁”的情怀,突显海外华人诗界翘处地位和影响力;情诗之列,以“情歌王子”之称笑傲江湖之上,文字潇洒自如,富含丰盈的浪漫气息,诗意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引深美好的情绪和想象力,留下爱情非常的韵味;无论是“乡愁诗,还是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优势,就是特别适应文艺朗涌的题材,这以他豪放潇脱的性格、才华横溢的拥有是分不开的。希望诗人尽洒诗意的栖居,如酒的醇香沉积文化的厚重,酝酿文艺的广度和深度,赋予诗意更多浓郁的色彩,创作更多更具回味悠长的诗篇。
他经常回囯,穿梭于城市与田野之间,积极参加公益文化活动,譬如,全国举力的抗击疫情征文活动,挥笔成章,参加抗疫文化活动作品获得一等奖。他说:一个人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我生活在异乡以美国文化为独特背景之中,但是,绝不会崇洋迷外,始终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坚持价值观基本认识,对古代和外国的文化,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不加区别的兼收并蓄,吸收优秀文化精髓。
作为诗歌文化性和文学欣赏性方面笔者粗浅的摭谈于此,让同仁不失怡笑。关于其学术性,鄙人才疏学浅,有待学者探讨定论,不去笑谈了。我认为,建议在一定层面和层次上,由社会的主流媒体,举办一次有影响力的“海外旅美华侨诗人韩舸友作品研讨会”;建议相关部门每年举行国际性“有主题、有风彩、有情怀”的华人文化(诗歌)交流活动,把乡土气息和至深的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化情结,从正面角度开展有引导性的组织工作,发挥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聚合“中华崛起”之精神。
一个民族,更多的是站在历史的肩上展望未来,如果总是炫耀历史,那只是固步自己封,甚至是对历史的糟粕,一些沉渣泛滥的东西,不加以批剥,可能到至不良文化后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遭受世人唾弃,被历史鞭挞。因此,我们必须从“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首任,不折不扣为传统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服务,为物质和文化精神提供丰富精神食,付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为一片乡愁,异乡里弥漫留下美好的记忆,为一份情怀,在风浪里抒情播洒希望的种子,为文化百花盛开与繁荣增添多彩的活力。这是一份文化的交待,更是使命的担当,让其见证文艺繁荣。由远至深的行动将“诗在远方”推向一个至高的境界,实现“中国·梦”的璀璨。
2022年12月 11 日

【作者简介】 周邦华,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成员、致力公共文化服务四十余年,群文探索、文艺评论等文稿在国家、省、市级主导媒体、报刊杂志上发表、广受关注、多次获奖。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
总社长兼总编辑:叶如钢 (月刋创办人)
副总社长兼副总编辑:彭鸣
副总编辑:落月,刘合军,海洋
观点与才艺组稿:叶如钢,彭鸣
本期编辑:海洋

《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乃全球独家刊名,本月刊对该刊名独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转发月刊刊载的任何作品都必须有月刊的许可。
